近年來,云南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立足壩區資源優勢,積極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戶大力發展煙后產業,以玉米為代表的冬季農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農戶鼓起“錢袋子”增添了新途徑。
近期,隨著永平鎮的烤煙采摘結束,昔俄村的煙農大戶刀銳國又開始了新的忙碌:種植煙后玉米。只見一片片綠意盎然的玉米在微風吹拂下搖曳生姿,刀銳國在地里頭勤快的鏟著雜草,這些年的煙后玉米輪作讓他嘗到了甜頭。
“我家今年種植烤煙20畝,毛利10萬元左右;種植玉米100多畝,毛利達20萬元。”昔俄村村民刀銳國說道。
據了解,昔俄村土地資源豐富,種植烤煙農戶多,原來烤煙收了之后地也大都荒了,頂多在離家近處種些自給蔬菜,極大浪費了土地資源。“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都富了才是真的富”,作為村里的致富能手,刀銳國也想著帶動其他農戶把閑置土地給種起來。
“今年發動農戶種植烤煙面積達2700多畝,毛利300萬左右。這幾年過來,一年到頭都輪作耕種,每年一月份就開始備耕種烤煙,烤煙收完以后就開始發動種玉米、豌豆、蠶豆等,帶動了許多農戶種植農產品,群眾的收入也得到大幅增加。”昔俄村村民刀銳國說。
據悉,昔俄村2023年種植煙后玉米全村涉及10個小組,384戶,種植面積2722畝。
永平鎮是農業產業強鎮,種植業在產業結構中占有較大比重,2023年糧食種植15.23萬畝,烤煙種植3.85萬畝,計劃種植甘蔗6.54萬畝。為落實糧食安全戰略,近年來,永平鎮將“煙糧協同發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立足當地良好氣候條件,充分利用烤煙采收后,煙田余肥豐富和閑置時間較長等特點,積極引導廣大煙農開展煙后玉米、冬早蔬菜等農作物種植,提高土地利用率,通過“經濟作物——糧食作物”輪作模式,確保了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穩中有增,讓種糧農民有糧收、有錢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