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煙葉收購點工人分揀忙。
田博文在指導村民煙葉田間管理。
田博文在查看煙葉烘烤。
譙家鎮貓阡壩村煙農盧大禮搬運煙葉。
滿山煙葉點綴了沿河的青山成“金山”。
初秋時節,貴州沿河自治縣今年煙葉收購結束,在成片成片的煙地里,刀把般大小的煙桿成排地站立沐浴秋陽,煙桿頂部剛發的幼小煙葉,在秋風中搖曳,展示著煙農的幸福。
在種煙鄉鎮(街道)每位煙農的家里,大家或在與左鄰右舍談論著今年煙葉的好收成,或在與家人分享種煙葉的幸福,或在總結經驗謀劃來年種植多少畝煙葉;或在對接相關部門……
該縣種植烤煙多年,讓不少的煙農和群眾迎來好日子,也讓烤煙生產成為該縣發展山地種植產業之一。
近年來,該縣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積極發展山地特色產業,大力發展烤煙種植,積極引導群眾種好“金葉子”,促進煙農迎來好日子。
田博文家住該縣后坪鄉水井村巖阡灣組,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2014年退伍后他一直在廣東、浙江等地務工,從普通工人做到大工師傅,再到包工頭,收入可觀。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心想在外務工不是辦法,經咨詢當地村干部,稱種植烤煙效益不錯,于2019年回鄉開始種植烤煙,當年就收獲了種煙第一桶金10余萬元,家庭也照顧了,心里暗暗下決心要種好“金葉子”。
嘗到了甜頭,田博文每年都堅持種烤煙,面積也在逐年擴大,從原來的60畝增加到了今年的100畝。
“近幾年來,我家通過發展烤煙產業,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2020年時,買了小轎車;2021年蓋起了200平米的樓房;今年又在銅仁購買了商品房一套,孩子上學的學費、老人的養老錢全部都有了著落。”煙農田博文對種植烤煙迎來好日子很滿意。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過上好日子的田博文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通過黨員會、黨小組會等形式宣傳發動周邊群眾種植烤煙,免費提供技術支持。在煙農田博文的帶領和指導下,后坪鄉水井村今年收煙農11戶,合同種植面積烤煙580畝,總收入260萬元。煙農帶動很多農戶到煙地務工,大多數購買了私家車,住上了大房子,家里冰箱、彩電、洗衣機等一應俱全。村容村貌發生巨大變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工作中,該縣煙草部門采取與村黨支部聯動,充分發揮基層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采取“黨支部+合作社”示范種植模式,通過實施分片管理、入戶技術服務、大戶帶小戶等措施,實現全縣煙草工作高質量發展。
同樣在該縣譙家鎮,貓阡壩村種煙大戶盧大禮種植烤煙10年之久,今年種了55畝,純收入18萬余元。在像盧大禮等種植大戶的帶動下,譙家鎮今年種植烤煙農戶105戶、合同面積5200畝,總產值達2180萬元,累計發放勞務費800多萬元,帶動200多戶群眾迎來好日子。
像田博文、盧大禮,水井村、貓阡壩村依托種煙致富的只是該縣煙葉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據悉,該縣今年種植烤煙3.03畝,收購煙葉7.46萬擔,涉及14個鄉鎮(街道)、114個村、259個組、770戶煙農,實現煙農售煙收入1.24億元,煙農戶均增收10萬元,累計帶動471000人次勞動力穩定就業,形成了土地增效、煙農增收、群眾增收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該縣將搶抓機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抓住“誰種煙、種在哪、種好煙”三個關鍵,持續抓好煙區分片管理,做到“早計劃、早部署,早行動”為煙葉高質量發展作出沿河貢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