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煙農欽紹輝是土生土長的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青龍鎮人,有著10多年的烤煙種植經驗,從2010年租種126畝到如今1700畝,欽紹輝在青龍鎮這片土地上不斷嘗試、開拓,成為大山深處的“烤煙探路者”。
摸索種植新技術敢當良種試種“領頭羊”
種植煙葉既要有先進的技術,也要有優良的品種。欽紹輝嚴格按華寧縣煙草專賣局技術員講解的方法起壟、施肥、移栽、采烤,把科學種植技術及烤煙優良品種帶進煙田。
欽紹輝介紹糧煙協同發展模式。楊紅萍 攝
“當時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在華寧縣煙草專賣局的指導下,我們探索種植行距、施肥配比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等,不斷增加烘烤期間觀察頻次,再根據煙葉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幾年過去,我們已經實現了烤不愁、栽不愁、施肥不愁。”欽紹輝回憶,剛開始技術推廣的時候,村民有擔心風險,不敢種,而他積極響應號召,將126畝煙田用作良種試種。
在華寧縣煙草專賣局的支持和欽紹輝的動員下,科學種植技術和烤煙優良品種在當地推廣開來,農戶種的烤煙不僅質量變好,收益也增高。
探索煙糧協同善做多產融合“探路者”
多年來,華寧縣煙草專賣局積極探索“煙葉+N”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在精細化、集成化、多元化發展上做文章,謀劃煙葉產業與多元化產業融合發展,以產業興旺促增收,為煙草產業發展注入動力。
商品化烘烤煙葉。楊紅萍 攝
“學習到‘煙+N’的種植模式后,我們多番考量選擇了種植苦蕎。‘煙+蕎’種植模式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四季無閑田,既能守牢‘米袋子’,也能充盈‘錢袋子’。另一方面,苦蕎可以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氮,有益于來年煙葉種植。”欽紹輝表示,糧煙協同發展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土地,實現了煙田的多元化利用,農戶也能真正做到“放心種煙”。
欽紹輝介紹,隨著青龍鎮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步伐加快,規模化糧煙協同種植用工需求日益增加。就近招聘當地農戶務工既有效解決了煙農用工難題,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也解決了閑置土地撂荒難題,促進煙葉產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嘗試商品化烘烤樂為信息化生產“弄潮兒”
新能源烤房加商品化烘烤,搭配出烤煙新趨勢。今年是欽紹輝使用商品化烘烤的第一年。“新能源烤房不需要人工添加燃料,機械故障也明顯減少,實現了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更令人省心。在顯示屏設置好溫度和時長,設備就可自行作業,讓‘綠葉子’變為‘金葉子’,大大減少了烘烤損失。”欽紹輝調試著設備說道。
“烤煙探路者”欽紹輝的成功是華寧縣煙葉產業發展的一個的縮影。通過不斷完善種植制度,華寧縣煙葉產業將有效穩定煙葉生產基礎、推動產業升級、保障煙農利益,推動華寧縣煙葉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