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節,稻浪翻滾,江西石城,廣袤的田野上,一顆顆飽滿的稻谷壓彎了稻桿,空氣中彌漫著稻香,陽光照射,黃橙橙的稻穗翻滾著金色的浪花,繪就了一幅豐收的美景。
近日,在石城縣高田鎮上柏村,稻田里收割機、機耕道上的三輪車、忙碌的煙農奏響了豐收的“交響曲”,這是煙農們正在收割煙田禾的場景。
圖為上柏村煙田禾收割現場
“我這21畝地里上半年種的煙葉收成非常好,中上等煙葉產量平均達到了280斤/畝,收益10萬多元。現在的晚稻也有不錯的收成,估計又能掙不少錢,煙稻輪作真是讓我們煙農增收了,生活也越來越有奔頭。”煙農熊由安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同樣忙著收割煙后稻的還有煙農熊益邦。他曾是外出務工人員,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同村煙農那里聽說種植煙葉政策好、風險低、收入高、有保障,又能在家照顧家庭,熊益邦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加入了煙農隊伍,從此與煙葉結下了不解之緣。通過種煙種糧收入越來越多,家里蓋了新房,縣城又買了商品房。
“上柏村煙葉和晚稻能有這么好的收益得益于高標準煙田建設,合理利用水資源,能實現‘旱能灌、澇能排’,減少了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危害,筑牢了‘糧倉’的根基。今年煙草部門還在上柏村改建了14座生物質新能源烤房,不但提高了煙葉質量,還為煙農降低了烘烤成本。”上柏村黨支部書記熊華鑾說道
在煙稻產業融合帶動下,上柏村的“顏值”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如今,清澈見底的河流、干凈整潔的村莊、平整寬闊的道路,山清水秀、村美民富,不少外出務工的青年也在鄉村振興的吸引下返鄉創業。眼瞅著村里一天一個樣,當地村民心里美滋滋的。
同樣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也正在高田鎮田心村徐徐展開。沿著嶄新的道路前行,一片金色的稻浪映入眼簾,田間縱橫交錯的道路連接著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山腳下別墅成群,河流、稻田、院落、青山描繪出一幅靚麗的畫面。
圖為田心村煙稻輪作示范片一角
如畫的美景離不開產業發展的支撐。近年來,石城縣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全面推進“煙稻輪作”。“種植一畝煙,收入約4800元,其中能帶來土地流轉金400元,需顧工約1500元,煙農可以賺2000元左右,還能為財政創稅約1000元,收煙后再種一季晚稻。煙稻輪作是實實在在的富民、穩農、興鄉產業。”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副經理陳瓊紅介紹道。
田心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2023年發展了500畝煙稻示范片,把肥沃的“塅田”全部種上了煙葉。今年,示范片總產煙近1500擔,煙葉收入約285萬元,農民用工近75萬元,為縣鄉共創稅約57萬元。同時,示范片煙稻輪作依然豐收,共產糧約40萬斤。以煙促糧,既發展了產業,又穩定了糧食生產。漫步在百畝煙稻田中,欣賞著風吹稻田千層浪的美景,讓人深切感受到產業興旺的盎然生機。
近年來石城縣人民政府、石城縣煙草專賣局在種植計劃、土地流轉、專業化服務、風險救助等方面出臺了越來越多的扶持政策,重點圍繞“煙葉+優質稻”產業綜合體建設,提高基本煙田和基礎設施利用率,采取“煙稻”雙訂單、雙合同模式,推進煙稻產業同步基地化、綠色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產業綜合體建設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的發展重點,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實踐,已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種好一片煙葉,造福一方鄉土。近年來,石城縣煙草專賣局主動融入“三農”工作大局,在鄉村振興大局中找準煙葉發展方位,把煙葉產業納入地方農業特色產業,在煙區大力推行“煙稻輪作”耕作制度,穩步推進煙稻產業綜合體建設,著力打造煙稻雙優基地,通過煙稻用田同建、基礎設施同享、種植主體同培、產業形式互融多項舉措,推動形成“以煙穩糧、以糧促煙”的良性發展格局,既保證了“煙葉子”也裝滿了“米袋子”。
今年石城縣共種植煙葉面積2.285萬畝,煙稻輪作面積達95%,收購煙葉約6萬擔,收獲煙后稻谷850多萬公斤,每年帶動幾千余名農村閑置勞動力長期穩定就業。一片稻香一片煙、黃金穗兒黃金葉,一塊塊美麗的煙田,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煙葉強、煙區美、煙農富的鄉村振興美麗圖景正在石城悄然鋪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