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海拔1400余米的湖北利川市汪營鎮的魚龍煙葉收購站,忙碌的人群來回穿梭,呈現一片“火熱”的場面。煙農們熾熱的目光望著“金葉子”變成“紅票子”,沉甸甸的收獲,也難掩內心的喜悅。
“今天我運了1萬多斤上等煙葉來交售,估計能賣近20萬元?!?0月28日,職業煙農黃財剛拿著橘黃色的煙葉喜笑盈腮地說道,今年煙葉質量好,我前幾天已交售了5000多斤,每斤均價在18元左右,今年的收入又有了保障。
種煙對黃財剛深有體會,他從普通的種煙人變成了職業煙農,走上了致富之路?!胺N煙能賺錢又沒有風險,是一個不錯的職業……”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種煙的心路歷程。
黃財剛分級煙葉
現年45歲的黃財剛,家住利川市文斗鎮回龍村七組,對種煙“情有獨鐘”,初中畢業就跟隨父母種煙。那時候,因為家里人多地少,在種植糧食作物后耕地所剩無幾,種煙也只有3到5畝地,基本屬于附帶耕種作物,更談不上是產業,年底收入也微薄。迫于耕地的缺乏,讓他感到產業致富的渺茫,時常思襯著另辟蹊徑尋找致富出路。
結婚生子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人口增多,經濟壓力增大。面對窘境,他始終沒有放棄脫貧致富的希望,憑著自己的種煙技術,便孑身來到重慶忠縣打工,為當地老板種煙,按勞取酬。父母和妻子在家種糧和養殖畜禽,一年下來全家收入雖沒有達到預期,但也能勉強維持基本生計。
2021年在一次偶然機會他得知,離家80公里外的本市汪營鎮,林多地廣、富饒肥沃,有種植煙葉的良好條件。于是,腦海中創業的想法再次萌動,他將家里僅有的積蓄流轉土地80畝,帶著妻子離家來到汪營鎮“安家落戶”,開始了職業煙農生涯。
“雖然我種植煙葉多年,但是種植技術在不斷更新,加之在重慶忠縣氣候與利川也有差異,技術要求也不一樣。因此,在技術上我一點都不敢馬虎,力求做到更好?!秉S財剛回憶當時種煙心理說道,這是我全部的希望,只能成功。
蒼天不負苦心人。黃財剛經常向煙草技術員請教,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在技術上也得到提升。他遵循科技、勤勞苦干、精耕細作,煙葉長勢好質量優,當年就收入近30萬元。
嘗到甜頭的他便一發不可收拾。2022年他又加大投入,擴大種植規模,煙葉面積達到了100畝,并在煙草技術人員指導下,對10棟烤房進行科技改建,將“中高煙”關鍵技術有效運用,廣泛采用帶莖采烤方法,煙葉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這年收入又超出了40萬元。
“這個‘中高煙’技術的確提升煙葉質量。今年我又種植100畝,全部采用‘中高煙’技術,目前還有部分未交售,預計收入不會少于去年?!秉S財剛對收入仍充滿信心。
如今,黃財剛從種植“煙葉”到從事“煙業”,實現了致富的蛻變。在短短3年里,不但購置了小轎車和農用車,裝修了房屋,還供送幾個小孩上大學和中學,家里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家人幸福美滿、其樂融融。
“煙葉是我們山區的致富產業,不但讓我們自己致富,還能為附近村民提供就業,幫助他們在家門口賺錢,走共同致富之路。”黃財剛說道,從煙葉移栽、大田管理、采收烘烤和等級初分各環節,都需要雇請村民務工,每年需付出近10萬元勞務費,村民既照顧家又掙錢,何樂而不為。
黃財剛返鄉異地種煙只是一個縮影。在他的感染下,外出務工村民也紛紛返鄉創業,當上了職業煙農。據統計,全市各鄉鎮異地種植煙農近60戶,面積達6000畝左右,特色產業致富路越來越寬,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
“種煙讓我致富,這條路我將堅持走下去。今年計劃將冬閑的煙田用于種植高山蔬菜,讓煙田實現一地多收、一年多季,逐步探索‘糧+煙、菜+煙’循環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拓寬多產業發展渠道增加收入?!睂ο虏揭巹?#xff0c;黃財剛胸有成竹、信心滿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