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鄉村田野上,有一位名叫趙華生的煙農,他用自己的雙手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書寫了一段種煙致富的傳奇。1999年在湖南省新寧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的幫助和引導下,他開始嘗試種植煙葉,種植面積從一開始的十幾畝逐漸擴大到如今的140畝,煙葉質量也一年比一年好。種植煙葉的路,趙華生走了25年,技術越走越成熟,生活越走越美滿,家鄉也越走越富裕。
1969年,趙華生出生于一個樸素的農村家庭,他的生命歷程充滿了挑戰與堅韌。這片土地賦予了他堅毅的品質和無限的創新精神。年幼時,因玩火導致手部殘疾,右手只剩兩根手指頭,趙華生的人生道路變得尤為艱難,然而,他從未被困難擊倒,而是把挫折當作動力,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外打工做苦力的日子里,他嘗盡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進過工廠、上過工地、干過保安,吃過很多苦,干的比誰都努力,但仍是收入微薄且無法照顧家庭。
后來,聽說種煙賺錢,他便回到家鄉致力于種植煙草,在開始種煙的第一年,趙華生就遇到了許多的困難。由于缺乏經驗,他在大田的日常管理、煙葉采收、烘烤等環節都遇到了問題。“煙草公司當時給予了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種煙我是真的一點也不懂啊,全靠技術員教我,每到一個關鍵環節,煙草公司的技術員都會到我的田里進行蹲守、指導我如何進行移栽、什么時候施肥打藥、怎么樣打頂抹蓀、如何去設置煙葉烘烤參數,好幾次我請不到工也是煙草公司幫忙請的,要是沒有煙草公司作堅強的后盾,我很難像現在這樣既能賺到錢又能照顧家庭,說不定還在哪個工地上搬磚扛水泥。”趙華生如是說道。當時對于趙華生這類年輕的新生代煙農,煙草公司一直是作為關注的重點,只要煙葉種植有問題都會主動前來為他提供幫助,耐心的解答煙農的疑問,傳授煙草種植的技巧和經驗,告訴煙農什么時間節點要做什么事,怎么做。在這些師傅的悉心教導下,趙華生逐漸上了道,技術員的無私援助讓趙華生深受感動,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種煙的決心,讓趙華生得以將種煙變成了一份事業,這一種便是25年。
對于趙華生來說,煙草不僅僅是一種經濟作物,更是一種對生活的信仰。他悉心照料每一株煙,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從年前的翻耕起壟、育苗到年后的移栽、大田管理到采收烘烤,他都親力親為,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煙草種植并非一帆風順,2022年,連續的干旱天氣讓趙華生的煙葉生產和晚稻生產遭受了嚴重影響,在煙草公司的提示下,他提前謀劃,快速組織工人,搶抓時間進行煙葉烘烤,并根據干旱天氣及時的調整烘烤工藝,幫助他順利渡過難關。2023年,趙華生的煙田又遭遇了嚴重的病蟲害,處理不妥當隨時有絕收的風險,技術員實地查看后給他的煙草開出了一劑“良方”,得益于及時有效的處理,最終140畝地,一共賣了將近430擔煙,賣煙純收入就達到了70萬左右。
“種煙改變了我的人生,靠種煙不但養活了我的家人,還供我兒子讀完了大學,我兒子現在在部隊當教練,可有出息了!種煙政策一年比一年好,經濟收入也就有了保障,明年我還要繼續種下去”。“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作為一名中共黨員,他也沒有忘記帶動鄉里鄉親共同致富,每到煙田管理的關鍵時期,附近的種煙戶都會不約而同地找趙華生問經驗、取真經,他們都相信跟著老趙種煙葉就能大豐收。只要有人問他,他都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告訴鄉鄰。平時一有空,他都會到各家的煙田里轉一轉、看一看,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其他煙農對癥施治,減少損失。
眼下,趙華生已經租賃好土地,為明年的種煙做好了準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