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來鄉民良村的田埂里,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相互映襯,一陣陣稻香撲面而來,收割機在金色的稻浪中來回穿梭,色彩斑斕的阿佤大地,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中午時分,搶收完稻谷的村民陳艾那從收割機上下來,介紹起他的“致富經”。“我家種了50畝地,煙稻輪作,今年烤煙的毛收入有近30萬元。從今天收割水稻的情況來看,畝產量也很不錯。”陳艾那捧起一把稻谷笑著說道。
滄源縣煙后水稻豐收掠影(11月10日攝)。顧少龍 攝
陳艾那是村里出了名的老煙農,今年是他種植煙葉的第12個年頭。談起這幾年的收入時,他笑著說:“以往,栽完煙后好多土地都閑置了,現在種完煙再種植水稻比以往單純種植煙葉時一畝地增加了1000元的收入。煙稻輪作一年下來,每畝土地毛收入能有6000多元。一季煙葉,一季晚稻,輪流耕作,人勤地不懶,這日子越來越好啦。”
隨著陳艾那家里的經濟收入不斷提高,不僅培養孩子上了大學,還重新裝修了自己的住房。
喜獲豐收樂開顏(11月10日攝)。顧少龍 攝
近年來,滄源縣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部署,充分利用土地,廣泛推行煙稻輪作模式,不斷提高復種指數、耕地產出率,拓寬群眾增收渠道。當地農民通過煙稻輪作模式,有效改善了土質,減少煙稻病蟲害,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煙葉與糧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通過糧煙輪作進一步提高土地產出,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看到土地里也能刨出“金窩窩”,紛紛回鄉發展。民良村支部書記趙云芳說:“今后我們還將聯合農產品銷售平臺,進行訂單生產銷售,進一步提升整體收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