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在湖南郴州宜章煙區,陽光下的煙田里,一片綠意盎然。煙農們忙碌著,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自豪。這里的煙葉不僅是他們的生計,更是他們對質量和生態的承諾。近年來,隨著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的推廣,宜章煙區的煙葉生產煥發了新的活力。
赤石煙草工作站站長王瑞新,一位身經百戰的老煙葉人,現在是這場變革的領頭人。他帶領著團隊,將GAP的理念深植于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煙葉。
“這3片腳葉不僅沒有工業價值,如果不及時打掉,消耗養分不說,因為接近土壤,還容易滋生病害……”王瑞新邊走邊指著煙田里的煙株,向身邊的技術人員解釋著。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對煙葉質量的嚴格要求。
“蚜繭蜂可是個好東西,不僅可以消滅烤煙害蟲,對其他農作物也能起到保護作用……”技術人員小李補充道,他手里拿著一個小瓶子,里面裝著幾只正在翅膀的蚜繭蜂。
“培土雖然辛苦,但是效果杠杠的。我們現在在做的是大培土,主要作用是……”王瑞新繼續說著,他的眼神堅定,顯然對這項技術充滿信心。
在宜章煙區,GAP不僅是一套標準,更是一種信仰。它代表著對煙葉質量的追求,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湖南郴州宜章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從實施煙葉生產標準化、精益化管理入手,注重生產環節規范,打牢綠色生態煙葉生產開發基礎的重要手段,主要有四個關鍵環節。
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是第一步。在充分挖掘生態環境優勢的基礎上,改進現行生產技術,集成綠色生態煙葉研究成果,融入GAP管理要求,編制綠色生態優質煙葉生產標準,強化綠色生產標準宣貫,使綠色生產標準貫穿于烤煙生產、收購全過程,以標準促進綠色生態優質煙葉發展。
大力推行綠色植保技術是第二步。構建“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導”的綜合防治體系,在病蟲害預測預報網絡全覆蓋的基礎上,重點推廣煙葉病毒病生物農藥,探索昆蟲天敵防治技術,組合應用性誘、黃板、殺蟲燈為主的煙葉害蟲防治技術,建立生物、物理防治的煙葉病蟲害立體防控技術;采取先試點后推廣,邊試驗邊改進邊推廣,一方面培育一批懂技術要領的職業煙農和技術人員,一方面提高技術手段的可行性和針對性,確保技術落實到位。
第三步是加大煙葉質量安全追溯實施力度。以綠色生態煙葉生產過程規范管理和調撥環節煙葉質量監測為重點,建立綠色生態煙葉質量安全生產的準出與工業準入機制,加大農業投入品監管力度,做好化肥、有機肥及其他營養元素中重金屬物質的檢測和監控,推行農藥安全管理技術(IPM)、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積極開展綠色生態煙葉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建設,從源頭控制煙葉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
最后是推行節能減排烘烤技術。大力開展高效清潔烘烤技術研究、示范推廣工作,加大生物質燃料烤房、醇基烤房、電烤房、太陽能烤房等新能源烤房研究與示范推廣工作,加快散葉烘烤、助燃固硫技術、烤房保溫涂料、高效燃煤添加技術等新技術推廣進度,積極探索與引進烤房余熱共享技術,為構建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煙區貢獻力量。
在宜章煙區,每一片煙葉都承載著煙農的汗水和智慧。隨著GAP的深入推廣,這里的煙葉不僅品質好,更是綠色生態的代表。王瑞新和他的團隊正是這一變革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他們的努力,不僅提升了煙葉的質量,更為宜章煙區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了解,下一步,該局(分公司)還將結合產區實際,將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拓寬至煙葉生產全過程,確保從種子到煙包全環節的科學管控。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