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溫海亮看黨報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至今,我每晚都看新聞,看有什么新的政策方針,特別是我們以種煙為生計的老百姓,是否有新的發展前景……”3月9日,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琴江鎮湖下村煙農溫海亮在家邊看《江西日報》上有關報道邊與筆者談自己的感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為單獨一節,擺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之首。這意味著進入新發展階段,將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問題,如何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縮小收入差距,有望成為開局之年的民生工作重點。
話夾子打開了,溫海亮說,這些年他種煙多虧了身邊的那些黨員干部,他們有的是鎮政府工作人員,有的則是煙草公司的人員,是他們幫著自己走上了種煙致富之路。其中,讓溫海亮最難以忘記的,就是他的村支書——溫細華。
1995年,溫細華高考以2分之差與大學失之交臂。他家里困難,兄弟姐妹又多,再復讀,基本上不可能。于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尋找一條致富之路,改變現狀。起初,他向別人學習種草菇,貸款辦磚廠,但都因種種原因以失敗而告終。正當他一籌莫展時,政府發出了發展烤煙產業的號召,再次激發了他的創業熱情。他不顧別人的閑言,先后十幾次步行40多公里,赴福建寧化縣石壁、江西廣昌等老煙區學習別人種煙技術。隨著種煙技術的提高,他不斷擴大規模,從開始試種630株煙到種3畝、10畝,20畝,40畝,80畝,技術提高了,收入也由原來的不足1000元增加到幾千元、幾萬元,幾十萬元,很快成了當地聞名的種煙能手。
“一人富了不算富,百花齊放才是春”。他不僅熱情地接待和指導前來咨詢種煙技術的煙農,而且把自己積累的技術經驗編制成小冊子送給鄉鄰,并在資金上給予扶持。前些年,溫海亮因經濟緊張,沒錢買種煙的肥料,已整好的5畝煙田要被迫改種白蓮。溫細華知道后,立馬回家拿出了2000元錢送到溫海亮手中說:“大哥你先拿去作投入,等手頭寬松時再還給我。”由此,溫海亮當年僅售賣煙葉就收到了1萬多元。他逢人便夸:“多虧了細華這后生啊!”
溫細華在與煙農進行技術交流、指導鄰里種煙的過程中,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取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和支持。2011年,溫細華被村民推選為湖下村民委員會主任,2015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上任后,他確立了“科技興煙,種煙富民”的思路,建立了煙草合作社,把全村有種煙技術經驗的煙農組織起來,成立技術服務隊。他們上門入戶推廣新品種、傳播新技術,為村民無償提供技術服務,介紹經驗、傳送技術。在他的努力下,不僅湖下的村民種煙水平提高了,還帶動周邊壩口、琴口、長天、長樂等村煙農種煙水平的提升,每年的種煙面積和煙葉質量均屬全鎮一流,而且有效地推動了全鎮烤煙產業的發展。
在他的帶領下,湖下村村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僅煙葉這一項每年收入高達一百多萬元,如今,全村95%以上的村民住上了小洋樓,安裝上了自來水,在農村同樣過上城市生活,部分村民還買上小轎車。該村連續多年被評為“全鎮煙葉第一村”,縣里的致富帶頭人。面對如此喜人的變化,該村人人都說,他們的富裕生活,離不開溫細華任勞任怨帶領他們種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