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村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東南27公里處、古運河北岸,是省級經濟薄弱村。該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1戶,貧困人口364人。2016年,時任江蘇省宿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中心副經理的劉永勝,成為了駐仰化鎮建新村第一書記。他在田間地頭,帶領村民不斷為建新村引入發展“活水”。
四年前,這里產業發展薄弱,群眾致富無門。四年后,這里產業興旺富民,群眾告別貧困。截至2020年底,建新村村集體收入從2016年的7.1萬元增加到84.56萬元,364名貧困戶人均年收入超過8500元,已超額完成全面脫貧目標。從“輸血”到“造血”,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電商扶貧、消費扶貧、兜底扶貧……劉永勝打出扶貧“組合拳”,讓建新村在蓮藕塘里真正實現了“建”新村。
結對幫扶促脫貧
挨家挨戶走訪調研貧困現狀、了解致貧原因,劉永勝很快就熟悉了建新村的情況。面對建新村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他號召單位為該村捐獻了價值三十余萬元的大型農業機械設備,聘請農業專家前往幫扶村為廣大農戶提供農技培訓近千人次。此外,他還在灌區改造、水利設施、村莊河道整治等項目的實施過程中,積極向政府職能部門協調資金投入,解決經濟薄弱村的農田灌溉、出行難等實際問題,幫助建新村完善生產生活基礎設施。
劉永勝還帶動市局所有黨員干部,利用“三進三幫”“掛村包戶”統一活動日等節點,做好黨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工作,在宿遷市煙草局和建新村間搭起了一座互幫互助的“同心橋”,構建一個和諧溫暖的“煙草建新大家庭”。
優質項目助脫貧
劉永勝深知,要想讓村民真正脫貧,必須找到適合建新村發展的“藥方子”。著眼于建新村臨近京杭大運河和六塘河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他將發展的目光聚集到淺水藕產業發展上。
確定項目后,建新村干部群眾立刻投身到擴大淺水藕種植面積工作中。劉永勝利用幫扶資金幫助建新村采購5臺采藕機,采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建起配套冷藏保鮮庫,通過錯季銷售,使得淺水藕的銷售收益有了顯著提高;牽線搭橋,促進建新村淺水藕產業與電商合作,拓寬了市場銷售渠道,淺水藕遠銷全國各地。2020年,淺水藕基地規模擴大至3100畝,平均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8萬元左右。
通過整合幫扶資金,劉永勝幫助建新村成立土地合作社,引導部分貧困戶以土地流轉的形式入股豐荷園基地,并向入股村民發放保底分紅,逐步建立起貧困戶與產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資源變資本、農民變股民”,讓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得租金、資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務工得薪金、超產提成得獎金,多途徑實現貧困戶全部增收脫貧。“今年計劃再投資50萬元建一座標準化廠房,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0萬元,邁入全區集體經濟強村行列,更要讓建新村民奔小康過上富裕的生活。”提起未來,劉永勝信心滿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