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童坊鎮劉陳村,村民們正忙著農產品采摘、加工、分揀、儲藏……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80后”返鄉創業青年邱興敏也不例外。
“這些年家鄉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村村通了水泥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有小公園,村民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我要回來扎根鄉土。”2019年冬,邱興敏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決定結束“游子”的生活。
圖為邱興敏在金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對農機進行維修保養。蘭友誼攝
“剛回來那些日子,每天都不知道做些什么才好,通過前期的考察和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到現在大部分經濟作物行情都不穩定,我現在三十好幾了還回來搞農業,算是‘半路出家’,得摸著石頭過河。”邱興敏表示,如何利用好農村土地資源?種什么好?怎么種?銷路在哪里?這是他返鄉后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
一次偶然的機會,福建省長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童坊煙草站煙技員在下村宣傳生產政策時,得知返鄉青年邱興敏想要帶領村民靠土地致富的想法,便當即向他詳細介紹了“煙稻”輪作的優勢、幫扶政策和發展前景。邱興敏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主動加入“返鄉創業青年煙農培育計劃”,輾轉取得了150余畝耕地的使用權,制定了詳細的種植計劃,通過整合各級惠農政策,買農機、建烤房,生產效率和效益大幅提升。他勤學好問,經常上網查閱生產技術資料,向種植能手學習借鑒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很快,邱興敏從一個“門外漢”成長為一名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職業“新農人”。
為充分整合農村資源,進一步推動生產要素的深度融合協作,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邱興敏帶頭聯合周邊的種植大戶注冊了金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劉陳村“紅土先鋒黨員工作室”,服務項目涵蓋專業化育苗、機耕、起壟、施肥、采收、烘烤等生產各個環節,并以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形式,推動“黨建引領+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組織模式運作,有效促進小農戶向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和轉型升級。
圖為邱興敏在合作社與社員代表商議水稻制種和優質稻種植有關事項。蘭友誼攝
“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除了1800畝左右耕地的托管式服務,還有農資配送、技術指導、農技推廣、專業化生產等業務,年產值達到了1400多萬元。”回首返鄉的創業經歷,邱興敏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
生于斯長于斯。邱興敏借著惠農政策的“東風”,懷揣著共產黨員的赤子之心,成為十里八鄉小有名氣的致富帶頭人,帶領人民群眾把鄉村振興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