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為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在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中觀鎮鮮光村十二盆組,有一對恩愛的夫妻。丈夫趙友良,今年51歲,雙臂高位截肢;妻子簡琴,今年44歲,雙目失明。結婚20多年來,他們互敬互愛、相濡以沫,一個愿做對方的眼,一個樂做對方的手,用愛相互扶持,將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1999年,簡琴通過媒人介紹,嫁給了趙友良。這段婚姻的開頭并不浪漫,因為自己失去雙手,還有一個患小兒麻痹癥行動不便的弟弟,那時的趙友良對生活沒有期待:“我就沒打算結婚,養活自己都難,不想妻子跟著我受苦。”
從其他村子嫁過來的簡琴人生地不熟,家門口的泥巴路坑坑洼洼,她出門時一不注意就會踩進泥坑里摔倒。
盡管命運給他們出了如此多難題,但他們從未屈服。
外出打工沒有工廠招收,趙友良和簡琴決定安心在家務農。除了自家的十來畝地外,兩人還到處找村里撂荒的土地,承包過來種烤煙、水稻、玉米等,家里還養了三頭豬、兩頭牛。沒有手,趙友良就干一些肩挑背馱的農活,用手臂夾著犁耙犁地;一些無法勝任的農活,他就用勞力換勞力。“他去給別人犁土,給別人挑糞,別人就來給他插秧、收谷子。”簡琴說,“他一年四季都不得閑。”
簡琴也不閑著。眼睛看不見,她就聽著趙友良的提示,用手摸索著,在地里一步步挪動,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就這樣日復一日,除草、采收煙葉、砍秸稈等她都能獨自完成。趙友良夸她雖然眼睛看不見,干活比很多健全人還利索。
了解到趙友良家的情況,正安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開始結對幫扶他,安排專人教他烤煙種植技術,農忙時節組織人手幫助他們干活。2019年,正安縣局(分公司)申請了4萬多元資金補貼,幫助趙友良在家門口修建了一座密集式大烤房,方便他烤煙。
雖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照,但趙友良夫妻從來沒有依賴心理,能自己干的都自己干。為了不耽擱農活進度,兩人起得比別人早,睡得比別人晚,還笑稱自己是“笨鳥先飛”。
每天早晨,趙友良總會先接一盆熱水給簡琴洗臉,之后,簡琴再幫趙友良擦洗臉和手臂,這是兩人多年來的默契。
簡琴說:“他是我的眼睛,是我們家的頂梁柱。有他在,干什么活都不難。”
趙友良說:“她是我的左膀右臂。”
愛開玩笑的兩人常常打趣對方,玩笑話里藏著幾分羞于表達的情真意切。
每次出門,趙友良習慣性地走上前去,等簡琴把手搭在他的肩上,兩人便步調一致地出發了。
“我扯著他的衣服,如果他身子往左歪,就是邁左腳,如果往右歪就是邁右腳。”這是簡琴自己總結的規律。
如今,趙友良和簡琴通過勤奮勞動,早已經脫貧致富,修建了兩層小樓,家用設備設施樣樣齊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2019年,他們家被評為全縣脫貧致富標兵;2022年,夫妻兩人入選“中國好人榜”。
今年,趙友良家種植了20多畝烤煙、40畝辣椒和10畝玉米。在煙草部門的關心幫助下,煙葉和莊稼長勢較好,煙葉已經進入采烤期,收獲在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