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眼,炯炯有神;一雙手,強健有力。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襄陽卷煙廠卷包車間卷接技術主管郭子國在工作中的專注神情,透露出他對工作的熱愛。
工作30多年來,他經歷了企業奮進“雙一流”的變遷,也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用一絲不茍、執著專注的工作態度,實現了從普通操作工到全國煙草行業第八屆勞動模范的蛻變。他的成長展現了一個普通勞動者對工作的執著、對技術的鉆研、對創新的勇氣。
急救員
在設備排故時,郭子國總能用精湛的技術給大家帶來心安。“這邊預計三分鐘內完成維修,你那邊可以準備開機了。”對設備了如指掌的他,面對設備“拋錨”,能夠精準預估維修難度和時間,“藥到病除”讓設備恢復正常。
郭子國的維修本領令許多同事佩服不已。“維修大拿”如何煉成?這源于郭子國對設備穩定運行的追求。“在卷煙設備更新換代的進程中,穩定運行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郭子國表示。
于是,他把“穩定運行”牢牢印刻在他的“工作字典”中,扎根生產一線,在學中干、干中學,不斷累積的實踐經驗讓他對各類設備故障疑難點“手到擒來”。
在生產運行的多個困難時刻,總能看到他前來“救場”的身影。一次,卷包車間一臺進口設備軸承突然發生故障,拆卸維修遇到阻礙,設備廠家派人支援耗時長,影響正常生產進度。得知消息后,郭子國立馬趕到車間,仔細查看損壞件、閱讀說明書,對照圖紙一一了解拆裝難點與要點。經過幾番嘗試,他找到拆裝訣竅,成功解決了設備問題,保障生產順利進行。
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全身心鉆研維修技術,用匠心守護設備,為降低設備故障率、提升生產效率保駕護航。
頂梁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郭子國深諳此道,秉承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他在卷接設備維修、工藝革新等方面創新、創優,不斷提升設備運行管理水平。
2012年,湖北中煙發展戰略賦予襄陽卷煙廠新的使命,襄陽卷煙廠積極著手細支煙的研發和生產。然而,當時細支煙生產設備多為進口,引進周期長、維修費用高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難題。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襄陽卷煙廠決定利用現有設備進行改造,但經驗上的空白一時讓設備團隊犯了難。
“辦法總比困難多。”不服輸的郭子國直面挑戰,帶領團隊一頭扎進“細支ZJ17機組煙絲成型工藝研究與應用”項目中。
ZJ17機組是生產細支煙的主力設備,生產中可能出現空頭、偏輕、偏重等不合格品。“這些問題的核心癥結在于煙絲分布不均勻。當前,行業內的改進方向多聚焦于制絲工藝,對于供絲與吸絲成型系統的研究相對匱乏。”項目攻堅會上,郭子國分析道。
針對產品生產“頑疾”,他另辟新徑,開展煙舌成型工藝研究,經過反復模擬、試驗、總結,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有效提升了細支煙生產質效。隨后,郭子國牽頭完成了“新型吸絲成型研究應用項目”“高速機先進技術在ZJ17上應用研究項目”等多個關鍵項目,帶領團隊申請專利20余項。
成熟飽滿的稻穗總是低垂著頭,從不炫耀自己的成就。面對榮譽,郭子國保持著平常心,他深知,個人的成就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和企業的培養。他以更加謙虛的態度與同事一起探討技術、分享經驗。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員工加入技術創新的行列,為全員創新局面增添了新活力。
領頭雁
一人行快,眾人行遠。作為國家職業技能競賽高級考評員、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郭子國以各類技能競賽為契機,積極為青年員工搭建鍛煉交流的平臺,通過舉辦專題培訓、分享學習筆記等方式,把自己的維修絕活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員工,確保他們真正學懂弄通。
頭雁高飛群雁隨。在他的幫助和指導下,卷包車間維修班組的技術水平快速提升。10余名職工先后通過行業操作技師鑒定,他的徒弟杜俊逸在第十八屆全國煙草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暨“玉溪杯”首屆煙機設備操作職業技能競賽中嶄露頭角,取得卷接機組第四名的成績,獲得“煙草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除了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外,郭子國還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多次參與企業組織的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
如今,襄陽卷煙廠易地技改整體搬遷順利完成,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今年51歲的郭子國依然保持著年輕時的斗志和熱情。“我將盡職盡責、不斷開拓,在企業指引下走向更遠的未來。”他堅定地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