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湖南汨羅長樂鎮,三十余米高的抬閣在數百名壯漢的肩頭緩緩移動,閣頂的孩童身著華服,扮作“八仙過?!薄澳鹿鹩鞄洝钡慕浀湫蜗?#xff1b;街邊商鋪的燈籠連成赤色長河,甜酒的醇香與土皮粉的焦香交織升騰。在鼎沸人聲中,周和手持銅鑼,時而指揮隊伍行進,時而向游客介紹手中陶碗里的米白色漿液——“這是我們長樂甜酒,用千年古井水發酵的咧!”
緣起故事會
(周和年輕時參與故事會合影,左一為周和)
零售客戶周和是土生土長的長樂人,自記事以來,他幾乎從未缺席長樂古街上的抬閣故事會。
長樂抬閣故事會始于唐宋,盛于明清。這項融合雜技、戲劇、美術的民俗活動,需將特制鐵架固定在八仙桌上,由壯漢抬著巡游,孩童在數米高空完成造型演繹。周家世代參與其中,祖父曾負責制作抬閣鐵架,父親也曾經是故事會的“故事先生”(總策劃)。
“我第一次參與長樂抬閣故事會表演是80年代初期,那一天下好大的雨,表演的時候也沒打傘,表演結束還差點感冒。當時比較年輕,就覺得故事會很熱鬧,長大了才慢慢體會到這項傳承千年的民俗活動的妙趣。特別是2011年的時候,聽說故事會入選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我們長樂人都感覺到特別的驕傲和自豪。”站在自家店鋪門前,周和指著墻上的老照片陷入回憶。
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和慢慢從臺前“扎”故事退居“幕后”,參與到抬閣故事會的策劃當中。作為一名“老故事人”,他深知這樣龐大、精彩的民俗活動必須匯聚起更多人的力量,才能讓這項非遺文化走得更遠。于是,他利用零售客戶“朋友圈”,拉動越來越多的老板一起參與到故事會當中。
店鋪里的“非遺經濟學”
(周和與師傅制作甜酒)
“抬閣巡游時鎮上人流量能漲幾十倍,這可是黃金商機。”
周和翻出泛黃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歷年客流數據。十多年前元宵節,他第一次在古鎮巷子里支起甜酒攤子,搶抓故事會期間人流量,把長樂甜酒推銷給前來看故事的游客。游客一邊欣賞“神仙打架”,一邊品味清涼醇甜的甜酒,讓故事會這段喧囂的記憶又多了一絲甜蜜。周和還記得,那兩天店鋪的營業額是平時的十五倍。
周和的店鋪爆火,很快在古鎮引發鏈式反應,許多商鋪開始試著將甜酒、土皮粉、紅薯粉、芝麻豆子茶、川山毛筆等土特產品引入店鋪。
作為長樂甜酒的傳承人以及“長樂甜酒協會”會長,周和聯合協會會員跟20多家長樂甜酒的生產廠商達成了合作意向,介紹甜酒走進數百家店鋪,在人流量較大、有條件的店鋪設置展銷專區,長樂非遺文化名片搖身一變成為了店鋪引流招牌。
鐵架上的傳承
(周和為小演員整理服裝)
2025年元宵節清晨5點,周和商行后院燈火通明。周和正給兒子周奕源整戲服腰帶,少年即將參演今年的故事會。“我也是從小就參加故事會了,以前都是坐在高臺上被大人推著,現在我更喜歡在故事會的“樂隊”里打鼓,感覺打起來特別有氣勢?!?/p>
最讓周和驕傲的是,原本沉迷手機游戲的兒子逐漸變得陽光開朗,也對傳統文化更加感興趣,甚至還會跟著周和一起學做甜酒?!艾F在的孩子知道漫威故事,但更應該知道我們長樂的故事?!敝芎驼f著,展示手機里長樂的孩子們表演抬閣故事的視頻,有好幾萬人點贊。
“以前覺得我爸特老土,現在發現他守護的東西真的很酷?!鄙倌觎t腆的笑容里,映著鐵架上流轉千年的光影。
鼎沸人聲漸遠,最后一架抬閣緩緩隱入街角,古井水的清冽與糯米的醇香仍在古鎮上交織升騰,長樂的“故事”已經收場但仍未結束。今年5月,第四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岳陽召開,長樂古鎮上又將迎來新一波旅游熱潮,周和和零售客戶們正摩拳擦掌,準備用長樂非遺這塊“金招牌”留住更多顧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