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山東省壽光市迎來菜博會旅游旺季,各地游客如潮水般紛至沓來,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稻田鎮崔嶺西村更是游人如織。為了更好地服務外地游客,在村中經營崔西一品特色特產店的李璇及時引進了智能貨架。當游客踏入店門,智能貨架便開始滾動播放在今年菜博會上備受好評的水果番茄、綠光蘋果、博洋甜瓜等本地特色好物。
這充滿科技范的店鋪成了村中最熱鬧的地方,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光顧。看著絡繹不絕的顧客,李璇心生感慨:“以前經營靠經驗,現在還能靠AI。科技讓經營更智能了。”
十多年的經營歲月中,李璇也曾為“經驗主義”付出了慘痛的代價。2020年春節,她憑借自己的經驗押注高端酒品市場,滿心期待著能大賺一筆,結果卻積壓了百余箱貨品,虧損接近20萬元。那堆積如山的貨品,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李璇意識到,傳統思維模式已難以支撐店鋪長遠發展,要實現店鋪高效管理,必須跟上數字化轉型步伐。
李璇的經歷并非個例,面對廣大零售戶的迫切需求,壽光市局(營銷部)組織客戶經理成立AI興趣小組,邀請專家進行授課,小組成員再將學到的知識分享給零售戶,并不定時在微信群分享AI工具應用課程及案例,共同探索AI工具在店鋪經營中的應用。
步入2024年,李璇在客戶經理呂夢瑤的推薦下,使用壽光市局(營銷部)新研發的“慧享”智慧經營終端系統進行AI選品推介。該系統根據店鋪所處商圈和主要消費群體特點,精準推薦“特色蔬菜禮盒+蔬菜種子盲盒”組合,這一組合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鑰匙,幫李璇的小店打開了市場的大門。
“不只是產品選擇有了方向,讓利促銷也能科學設置。系統發現一到周末上午9點以后,店里的‘包裝零食+飲料酒品’組合銷量持續走高,便建議我據此制定促銷策略,這可比簡單的滿額打折管用多了。”李璇高興地說,在AI工具的輔助下,她的店鋪實現了從“經驗促銷”向“科學促銷”的巨大轉變。
除此之外,李璇還深切感受到了“慧享”智慧經營終端系統為商品采購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往,采購貨物需要她四處奔波,與不同的供應商溝通協調,不僅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還容易出現供應不及時、貨物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自從今年系統上線了在線商城功能,店里的副食百貨都從上面采買了,價格和質量也很不錯。”李璇說,現在她可以在系統在線商城一鍵完成采購。
呂夢瑤介紹說,經過持續開發訓練,如今的“慧享”智慧經營終端系統已經成為一個集“供、銷、運、融”于一體的“數字樣板間”,其借助AI算法對市場需求進行精準預測,通過分析歷史銷售數據、季節因素、地域消費偏好等多維度信息,提前規劃商品的采購量和采購時間。例如,在菜博會來臨前,系統會根據往年同期游客的消費數據以及今年旅游市場的預訂情況,精準預測出民俗特產、酒水速食等商品的需求量,并自動向相關供應商發出采購訂單。同時,其智能物流系統實時監控貨物的運輸狀態,確保貨物能夠按時、準確地送達小店。這一系列的智能化操作,讓很多小店告別了庫存積壓和缺貨的煩惱,實現了供應鏈的高效運轉。
李璇店鋪所在的崔嶺西村是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范基地,也是外地研學團隊來壽光參觀的首站打卡點。今年菜博會前,呂夢瑤建議李璇在店里引入“VR農耕體驗”活動:“李姐,現在單純參觀展廳和展館已經滿足不了游客的需求了,打造沉浸式和互動化的體驗場景更能吸引顧客。”
早已嘗到AI工具帶來好處的李璇沒有絲毫猶豫,立即采購了一批VR眼鏡。壽光市局(營銷部)AI興趣小組也迅速行動起來,為李璇設計了“VR體驗農耕四季主題”小程序,程序包括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個交互場景。當顧客戴上眼鏡進入體驗界面后,可以選擇進入現代農耕視頻模塊,觀看相應場景季節的農耕作業;也可以進入VR體驗模塊,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場景,在指引下進行犁田、插秧等農業活動。這一項目一經推出就引爆了李璇店鋪的客流量,店里的營業額節節攀升。
李璇小店的轉變引來了眾多同行的關注,也有人質疑:“當算法決定一切,小店會失去靈魂嗎?”
其實,答案并不復雜,在李璇的特產店里,當AI推送完特色產品后,李璇會貼心地添加“免費茶飲”“便民服務”選項。“系統沒算到一天辛勞后的疲累,但人會預見。人機協作,才是未來。”李璇笑著說道。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