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卷煙廠轟鳴運轉的制絲車間里,電氣系統如同精密的神經網絡,牽一發而動全身。38歲的高級電氣維修工胥國芳,正是這張“神經網絡”的守護者之一。他以卓越的專業素養、無畏的創新精神默默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彩。
勤奮好學 恪盡職守
初入武漢卷煙廠時,胥國芳還只是一名普通的煙機設備操作工。他深知,扎實的專業知識是立足之本。在他看來,車間里復雜精密的電氣設備,從大型電機到智能控制系統,從各級配電柜到制絲生產線,每一臺設備都是一座等待探索的“知識寶庫”。
為了熟練掌握設備的運行原理,他白天穿梭于機臺之間,仔細觀察設備運行狀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他認真記錄設備參數,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故障排查與修復技巧。晚上,在宿舍的臺燈下,他熟讀設備手冊,深入研究電氣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通過理論與實踐的反復磨合,他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白班條線電氣負責人。面對復雜的電氣故障,他總能迅速憑借專業知識精準定位問題所在,以精湛的技術讓設備重新平穩運行。
善于鉆研 勇于創新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武漢卷煙廠制絲車間生產線正朝著智能化、自動化方向加速邁進。胥國芳憑借深厚的專業知識成為制絲車間智能化生產線建設的中流砥柱。他深知,智能化不僅僅是設備的升級改造,更是生產流程的梳理再造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創新。從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系統實施,他和同事們認真研究、精益求精,力求將最適用的技術與生產實際需求完美結合,著重解決生產過程中的痛點問題。
胥國芳和同事利用智能產線和數字孿生技術,搭建起電氣設備遠程監控系統,實現了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與數據分析,該系統可以提前預警潛在設備故障,將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借助大數據算法,他們對設備的歷史故障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總結出故障發生的規律,從而優化維修策略,提高維修效率……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車間電氣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為企業降低了運營成本,增強了制絲車間的整體效能。
在數字孿生產線的打造中,胥國芳主導了制絲工藝流程的全面梳理和優化,通過流程引擎、多系統協同接口和智能算法的應用,實現了生產線的自動化、智能化、協同化一體化,不僅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使產品質量的控制更加精準高效。
擔當有為 無私奉獻
2024年5月,胥國芳與同事代表武漢卷煙廠參加了首屆川鄂電氣維修工技能大賽。面對備賽時間緊、題量大等多重挑戰,胥國芳展現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專業素養。在備戰期間,他每天早晨8點半開始進行實操訓練,內容包括配盤、接線、畫圖等,經過長達12小時的刻苦訓練后,出廠時已是滿天星辰。回到住處后,他仍不敢松懈,繼續埋頭復習理論知識。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持續了整整三個月,最終在比賽中他憑借出色的表現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這背后付出的汗水和艱辛難以言表。
“當我舉起獎杯的那一刻,心中百感交集。我由衷地感謝車間和工廠給予我的機會與信任。當得知自己被選中參加這次比賽時,由于是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并且還是第一屆大型競賽,內心充滿忐忑與不安。在日常工作中,我目睹了車間里那些優秀的勞模工匠們,他們精湛的技藝和敬業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正是他們的榜樣力量,讓我燃起了勇氣和信心,激勵我不斷前行?!瘪銍加芍缘卣f。
多年來,胥國芳默默奉獻、勇于拼搏,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堅守,為武漢卷煙廠高質量發展貢獻著全部力量。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