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660畝的大棚蔬菜基地、500畝的煙葉種植及成片白連和水稻種植等產業,以及隨處可見的古樟樹、古建筑畫面映入眼簾,在田間地頭到處看到農民耕種的身影,條條通組公路平坦寬敞,村級產業連綿不斷……
鳳崗村有20個村民小組,993戶,4198人,耕地2800畝,山林660畝,煙葉種植保持在500畝左右和大棚蔬菜種植保持在660畝左右,是村里的支柱產業。但卻因村集體資金薄弱、基礎設施較差、產業發展瓶頸,受到發展制約和限制,被江西省定為重點幫扶村及鄉村振興示范村,作為省市重點打造。
2021年8月,為了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號召,江西中煙贛州卷煙廠黨委廠部高度重視,專門派駐3名中層干部入駐鳳崗村。一年多來,駐村工作隊按照“在崗在位、工作在村、吃住在村”的要求,與鳳崗村村兩委一道,圍繞紅色文化、傳統古村落、生態產業發展特色,帶領鄉親們積極參與鄉村治理,打造美麗鄉村示范點,主動進行特色亮點改造,大力發展煙葉、白蓮、大棚蔬菜種植及養殖等一批富民產業,隨著新活力的注入,鳳崗村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發展的越來越好。
鳳崗村民農忙閑余時都會聊天話家常,當然談到更多的是這個來自江西中煙贛州卷煙廠駐村到瑞金市壬田鎮鳳崗村第一書記——鐘天明。
鐘天明(右二)上戶宣傳發放政策匯編。黃志華攝
駐村幫扶是一場“趕考”,農村就是“考場”,村民就是“考官”,只有真蹲實駐、真干實幫,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駐村工作中,鐘天明用心、用情、實干務實的精神,俯下身子傾情幫扶,一件件、一樁樁幫助村民辦事實,如涓涓細流溫潤著全村群眾的心田。
自駐村以來,鐘天明帶領工作隊走遍全村,充分利用晚上業余時間深入脫貧戶、三類人員及農戶家中走訪、了解民情,和村“兩委”干部一道謀發展,帶領全村發展村集體經濟,推進鄉村治理和鄉村建設,以“紅、古、綠”為依托,積極推進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在工作實踐中,他謙虛“求學”,積極向群眾學習,通過經常性的走訪,努力提升駐村幫扶能力水平,由“門外漢”成為“土專家”,在群眾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暖了村民的“心窩子”。鐘天明時時刻刻把脫貧群眾幫扶工作作為主責,主動作為,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在日常走訪時,鐘天明發現鐘蔚軍摔倒在地,一動不動,就趕緊叫上工作隊,用自己的車,送鐘蔚軍到鎮衛生院救治,頭上縫了七針,為鐘蔚軍墊付醫療費并送他回到家中。剛來村不久,村民熊香平因發高燒,全身發抖,情況緊急,熊香平妻子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位第一書記,接到電話后,鐘天明立即把熊香平送到鎮衛生院救治,經搶救治療脫離了生命危險。
鼓了村民的“錢袋子”。作為第一書記,鐘天明帶領駐村工作隊,統籌謀劃駐村工作,認真落實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為了幫助鳳崗村全力打造特色亮點,在江西中煙支援資金150萬元的基礎上,多方籌措資金10余萬元,改造村級活動場所,推進老中屋小組建設“金圣文化廣場”,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為了幫助村民增收,大力推進消費幫扶,他主動協調單位加大消費幫扶力度,發揮企業自身優勢,采取“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開展消費幫扶,幫助銷售農副產品38萬余元。在發展村級大棚蔬菜產業中,他沉下心去做村民思想工作,加大大棚蔬菜種植土地流轉,通過土地流轉,增加村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在原來400畝大棚蔬菜種植的基礎上增加約260畝,將為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10萬余元。
鐘天明與村民在農作物大棚交流蔬菜生長情況。黃志華攝
為了村民的“好日子”。他始終堅持吃住在村,遍訪“三類”人員和脫貧戶,積極主動關心基層群眾的想法、利益和訴求,設身處地為基層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同群眾心連心、打成一片,真正地成為熟悉情況的村里人,群眾認可的貼心人。在了解到該村“微心愿”相關活動后,發動自身“朋友圈”,為鳳崗17名留守兒童實現了“微心愿”。通過溝通協調,為脫貧戶張家金戶因緊缺資金發展養魚業,指導其辦理貸款,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旱情嚴峻時,他堅持每天晚上同村民小組長到田間地頭查看水稻旱情,協調放水問題,確保鳳崗村水稻有灌溉水源,在其積極協調下鳳崗村所有水稻都有水灌溉,旱情得到緩解。
自2021年8月駐村以來,鐘天明把村里的大事小事都當作自己要辦的大事去做。村里農戶比較分散,為了能走完所有脫貧戶、三類人員及所有村民,他每天堅持走路,及時了解民情,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問題。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鐘天明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用心用情用實干推進鄉村振興,帶領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群眾為實現鳳崗村振興發展貢獻力量,甘當鄉村振興趕考路上“孺子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