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美初夏,生機盎然,勤勞伴隨著微風,染綠了銅廠村的沃野千里;十年幫扶,砥礪奮進,真情伴隨著陽光,照亮了銅廠村民的生活。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銅廠彝族鄉的銅廠村,平均海拔2180米,是典型的高海拔冷涼山區。2013年,全村錄入系統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數353戶,貧困人口1324人,貧困發生率高達35.4%。
云海里的村莊美如畫。施永強攝
如今,走進銅廠村,山鄉巨變,面貌一新。通村公路干凈整潔,人居環境顯著提升,支柱產業蓬勃發展,村民生活豐衣足食。
十年來,易門縣煙草專賣局累計投入資金998.14萬元,在銅廠村育良種、開良田、強技術、抓產業、暢交通、興水利、促銷費等多方面開展結對幫扶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鄉村通了高速路。施敏攝
找準一條路徑:特色產業“造血”
“要解決‘扶什么、怎么扶’,首先要找準‘窮根’”。產業扶貧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要拔除“窮根”,就必須增強貧困村的“造血”功能。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當地政府與煙草部門按照“抓產業、調結構、促發展”思路,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找準產業坐標,做強產業支撐,以“鞏固傳統產業穩收+發展新型產業增收”的協同發展模式,打造出了烤煙、菜豌豆、中草藥、野生菌四大支柱產業,還形成了一批“森林人家”鄉村示范旅游項目。
“我們銅廠的野生菌是出了名的香,在市場上能賣得出好價錢,吃菌子季節能增收四五千塊呢!”銅廠村村民李恩泰自豪地說。他開心地介紹:“種完烤煙栽豌豆,加上生豬養殖和拾菌子,現在一整年都有干不完的活,掙不完的錢。”
2022年,銅廠村人均純收入達21568元。昔日的省級貧困村已然蛻變成為了“業興民富”的和美鄉村。
攻堅一項工程:“希望之水”潤大地
水源短缺曾是銅廠村發展的一大掣肘。“十年九旱,看天吃飯”,一年四季為水愁是銅廠村民的心頭痛。
在這場傾情幫扶的脫貧攻堅戰中,煙草部門根據銅廠村實際,制定出煙水路配套工程扶貧發展規劃,2015—2017年累計投資720.16萬元用于建設農灌兼人飲水池,鋪設水道管網,修建小壩塘、小水窖等項目,建成了大馬山、干海孜、萬寶廠、新莊4個煙水路項目區,受益農戶1531人,受益田地面積3000余畝,徹底改變了貧困群眾農業生產方式。
有了水源保障,各種資源要素加速匯聚,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特色更加鮮明,發展腳步更加有力,銅廠村農業產業實現量質同升。
廣袤田疇間,一泓泓清泉在潤澤大地、滋養萬物;靜謐村莊里,一渠渠清水在浸潤民心,紓解民困,為脫貧摘帽的村莊帶來新生機、孕育新希望。
結對幫扶單位向銅廠村捐贈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張航攝
延續一場接力:持續幫扶展真情
說到脫貧攻堅,鄉親們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銅廠村村支書劉春明向大伙兒介紹:“前年修了公房,去年裝了太陽能路燈,今年修繕了水池,都是結對幫扶的煙草專賣局來做的,今年春節還來送米油、貼春聯,很暖心!”
走在整潔干凈的通村公路上,談起銅廠村的變化,村民飛云朋忍不住和大家分享:“原來這條小路晴天是灰,雨天是泥,天黑沒燈,晚上出門都是迫不得已,如今變化真是天翻地覆。”
銅廠村中草藥種植特色產業。張航攝
十年來,煙草部門與銅廠村早已結下深厚情誼。從機耕路到水泥路,從小水窖到自來水,從投資金到幫技術,從產業興到環境美……一項項利民工程,一件件暖心之舉,一批批幫扶隊員十年不曾間斷,在銅廠村的高寒山區涌起陣陣暖流,吹遍了銅廠村的廣袤土地,更吹進了銅廠村群眾的心坎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