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綿綿細雨中,云南省保山市騰沖市界頭鎮永樂村的田間地頭滿是泥土的清香。道路一側,水稻秧苗開始返青,從近處一直鋪到巍峨的高黎貢山山腳;另一側,連片種植的烤煙進入旺長期,村民們搶抓農時在田里勞作,田以外的事兒,他們暫時顧不上。
去年11月,人民網曾報道過永樂村通過搶茬種植,讓莊稼實現一年三收的經驗。時隔半年,當地的變化不小。
介紹情況的,還是永樂村黨總支書記吳洪亮。和半年前比,他更健談了。“能介紹的東西多了。”他笑著解釋說。
永樂村糧煙輪作場景,左邊為烤煙,右邊為水稻。趙黎穎攝
去年接受采訪時,吳洪亮曾說,村里攏共三千多人,常年在外務工的有一千三百多人,光在省外務工的就有八百多人,村里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多,農戶幸福指數下降。
今年3月,云南省委書記王寧通過人民網致信網友,專門提到“一老一小”等民生問題。
今年4月,永樂村委會領辦的合作社成立產業工人之家,目的之一,就是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近務工。
吳洪亮介紹,永樂村是烤煙種植大村,不少外出務工人員早年曾小規模種烤煙,種煙技術好,烘烤、分級水平高。每年烤煙種植季,無論是鎮里的煙葉站還是種植大戶,都需要大量務工人員。烤煙季結束后,其他產業的種植基地也需要務工人員。以前供需信息不暢,想就近務工的農戶找不到合適的務工處,只能選擇外出務工。村里成立“產業工人之家”,將各方面信息匯總,統籌勞務輸出。“目前,全鎮已有一千三百多人報名加入到‘產業工人之家’,不少是在外務工的農戶聽到信息后打電話報名的。”他說。
作為云南的農業大縣,這兩年,騰沖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政策落實到永樂村,在當地煙草部門助力下,村里通過對土地集中流轉,并對流轉區域進行產業規劃,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建高標準農田,機械化種植是硬指標。“村里有7臺大型拖拉機,都是各家歸各家,以前無序競爭,同樣耕一片地,收費不一樣。今年1月,村里引導村委會領辦的合作社成立機耕服務隊,把7臺大型拖拉機整合,選一名有責任心的帶頭人負責。如此一來,無序競爭解決了,耕地價格也更公道了。”吳洪亮說,村里的地耕作完了,機耕服務隊又抱團就近去其他村子耕作,錢不少掙,口碑也有了。
村道兩邊的向日葵生防帶。希奕璇攝
農作物綠色防控這些年是趨勢。在永樂村的大片農田,一株株長在水稻和煙株旁的向日葵正兢兢業業“站崗”,連片的金色大圓盤迎著陽光燦爛盛開,長勢喜人。“往年,水稻和煙株旁是沒有種向日葵的。”吳洪亮說。
向日葵為啥給水稻和煙株“站崗”?“向日葵開花時會吸引瓢蟲、赤眼蜂等益蟲來消滅水稻和煙株上的害蟲。這樣不僅效率高、成本低,還能減少因用藥導致的農藥殘留問題。”騰沖市煙草專賣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向日葵生防帶,加上此前已有的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厲蝽、蚜繭蜂和煙草內源抗病毒制劑等生物防治應用技術,永樂村的大片農田“套”上了“綠色屏障”。“這兩年,病蟲害少了很多,農作物產量增加了,收成越來越好。”村民張在品說。
今年3月,永樂村還開工建設28座電烤房,今年烤煙季就能用上。“比過去的老烤窯方便多了,在電烤房烤煙,不用一直守著,烤出來的煙葉質量還好。”吳洪亮說。
行走在永樂村,半年來的變化不只這些,和一些農戶閑聊,他們干勁十足,熱烈地討論著更有奔頭的日子。看得出,在黨委政府領導下,一個生機勃勃的山村正奮力前行,奏響著鄉村振興進行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