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檢索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公布信息,可以發現,雪茄煙葉中國專利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這一增長趨勢,既是得益于國產雪茄煙市場的爆發式增長,更是得益于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實施以來大量科技創新項目上馬。
以“雪茄煙葉”為關鍵詞,一共檢索到發明公開111個,其中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實施(2020年5月12日)以后申請的發明有43個,占比為38.7%。
其中,已授權發明一共39個,2020年5月12日以后申請并授權的有3個。
實用新型一共53個,2020年5月12日以后申請并授權的有39個,占比為73.6%。
外觀設計較少,僅有2個,均為2021年申請并獲授權。
從專利內容來看,呈現以下顯著特點。
發明以“發酵技術”最多,占比約三成;其次是“晾制技術”,占比約兩成。
實用新型以“晾制設施”最多,占比約四成;其次是“發酵設施”,占比約兩成。
以上結果表明,“晾制”和“發酵”是當前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的研究熱點。
事實上,“晾制”和“發酵”確實是影響雪茄煙葉品質形成的重要生產環節,同時也是國產雪茄產業鏈中用工最多的環節。
聚焦雪茄煙葉“晾制”和“發酵”環節痛點、堵點和難點,圍繞“減工降本、提質增效”做文章,仍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研究重點。
“堅持行業一盤棋”,是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的工作要求之一,因此,研究人員務必要熟悉行業研究最新進展,避免不同項目組之間重復研究、無效研究。
此外,相關研究務必要與生產緊密結合,切忌“室內畫圖”、紙上談兵、脫離實際。
以當前各地均在緊鑼密鼓研發的雪茄煙葉“編煙”設施為例,個人認為,編煙裝置的設計或許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盡量基于(傳統)現有設施改造,或新增部件,減少投入;
2、必須操作便捷,確保編煙效率高,減少用工;
3、盡量避免尖銳部件,減少安全隱患;
4、首選一體化結構,避免“散零小”部件,減少安裝和拆卸用工,同時方便存放、便于管理。
只有滿足以上幾點,該編煙裝置才有可能很好地在生產上廣泛推廣與應用。
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產業化,專利是關鍵一步。
期待更多發明創造助推國產雪茄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上思考,拋磚引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