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秦巴,滔滔漢水,沃土生金,“茄境”天成。
創新領航,矢志不渝,綠色發展,“茄績”斐然。
“經過五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在雪茄煙葉品種、栽培、調制、發酵等關鍵技術上取得實質性突破,茄衣、茄套已進入國內中高端手工雪茄煙原料之列……”昨日,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李斌紅介紹。
成一方之業,圖長久之功。成績的背后,是國家煙草專賣局統攬全局下活“一盤棋”、謀劃實施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的創新碩果,是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貫徹落實國家煙草專賣局決策部署、實施重大專項的精彩答卷,也是十堰市以實干擔當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點燃鄉村振興引擎的動人佳話!
站高謀遠漸入“茄境”
“咱們丹江口的均州名曬煙有近400年的歷史,曾獲得首屆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銀獎。”在丹江口市煙區,煙農們對過去的輝煌成績津津樂道。然而,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變化,均州名曬煙的輝煌漸褪。接下來煙葉產業發展的出路在哪里,成為擺在十堰煙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2019年,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在湖北落地。依托丹江口市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率先在丹江口市習家店鎮試種雪茄煙葉并獲得成功,邁出了雪茄煙葉產業發展的第一步。
站高謀遠,步步為營。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國產雪茄煙產業發展,把推進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作為促進全市農業轉型發展、推進丹江口庫區綜合開發利用的戰略機遇,將雪茄煙葉產業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納入地方產業發展籠子,在土地流轉、煙田布局、發酵場所、設施配套等方面“扶上馬”“送一程”,為十堰國產雪茄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支持。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草科學研究院以“搬家式幫扶”“保姆式服務”為十堰市打造具有特色的雪茄煙葉生產標準體系、技術成果指明方向,四川中煙、湖北中煙等多家單位紛紛在丹江口市共建國產優質雪茄煙葉原料基地,為十堰市雪茄煙葉產業發展夯實基礎。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圍繞建設“三園兩場兩中心”(科技園、茄衣產業園、茄芯產業園,煙葉晾制工場、農業發酵工場,雪茄煙葉生產調度中心和煙農服務中心)目標,深入推進綠色化生產、規模化種植、專業化服務、機械化作業、數字化轉型“五化協同”,打造人才培養、技術研發、茄衣均質化生產“三個基地”,開啟了“堰”味濃郁的雪茄煙葉產業發展之路。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我市雪茄煙葉產業逐漸贏得“茄譽”、傳來“茄音”。2020年種植200畝,2021年突破1000畝,2022年種植1700余畝,2023年達到2700余畝……隨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雪茄煙葉的產量、產值迎來了“雙提升”。
科技領航屢創“茄績”
“你看,今年煙葉長勢喜人,肯定又是豐收年!”6月28日,丹江口市習家店鎮五龍池村煙農馮吉清坐在家門口,看著手機上清晰的煙田實時監控畫面,美滋滋地說。
煙田有“智慧”,煙農得實惠。足不出戶就能全面掌握煙田各項數據,這是科技賦能十堰市雪茄煙葉產業發展的眾多亮點之一。
近年來,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依托,整合前端設施設備與后端應用,探索開發“一個中心與多項應用”為基礎的綜合業務平臺,將雪茄煙葉生產生命周期進行全鏈條貫通,實現在育苗、田管、晾制、預檢、發酵等生產環節的數據自動采集、數據分析、自動預警、實時調度、遠程控制等。
如今,走進丹江口市煙區,從煙田到晾房,從煙站到發酵工場,處處顯露出“科技感”:在煙葉大田,煙農拿著自主研發的雪茄煙智能識別儀,就可以精準識別煙葉成熟度;在煙葉站,工作人員通過智慧大屏就可以觀察各監測點的煙葉長勢;在發酵工場,溫度濕度探頭密切監測煙葉發酵溫度濕度,并及時發出預警。
智慧煙田,綠色防控。田間氣象及病蟲害情況數據實時采集,有效提高了應對氣象及病蟲害的反應速度,縮短了反應周期,促進了病蟲害和災害預測預報向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轉型。雪茄煙田里的一張張黃色誘蚜板,猶如一把把“黃色保護傘”,呵護著每一株煙苗茁壯成長,星羅棋布的食誘、性誘捕蟲裝置與綠油油的煙葉交相輝映,鋪開了“一山好煙在花間”的綠色畫卷。
“通過打出一套‘栽培+物理+生物’的綠色防治組合拳,有效減少田間病害發生,基本實現化學農藥零使用,切實保障每一片煙葉的安全性。”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科技中心主任劉岱松介紹。
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在田間落地,比如在雪茄煙葉生產全過程使用清潔能源,落實專用肥研制及精細化施肥技術,形成“稱重回潮法”“茄衣箱式精細發酵”“茄芯堆式高溫快速發酵”“丹江口市雪茄煙葉發酵操作流程”等系列技術規程,開展
100%地膜回收,實現“變廢為寶”,以實際行動將“綠色”寫在每一片煙田上。
融合發展協奏“茄音”
“以前,村里種煙單靠人力,勞作效率十分低。現在,有了專業農機設備集中耕種,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昨日,丹江口市習家店鎮小茯苓村煙農張東旭高興地說。
如此巨大的變化,得益于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在“融合”二字上的不懈努力。
機藝融合,實現輕松種煙。為提高機械化作業比例,降低煙農種煙成本,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引進+自主改良+研發”的思路,優選適宜丹江口煙區地形地貌特征的農機具100余臺(套)服務雪茄煙葉生產,指導煙葉專業合作社建立統一調配、定期檢修、租賃共享的模式,保障了農機具的利用率和出勤率,大大提高種煙效率,切實做到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研制中下部煙葉自走式植保機,實現裝置噴藥幅寬1.5米,作業速度可達3千米每小時,有效解決了中下部煙葉無人機噴藥作業難以有效覆蓋、人工噴藥操作不便難題。
“三員”融合,實現專業種煙。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方能實現更高質量、更低成本的服務。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立足煙農、分級工、煙技員三個維度,打造“三員”一體格局,建立專業化服務“突擊隊”,所有服務隊員經專業化的“理論+實操”培訓合格后,統一調配作業,提供移栽、灌溉、采收、分級等服務,讓煙農真正享受到高質量的專業化服務。
多元融合,推動鄉村振興。“作為丹江口市三大特色農業產業之一,我們主動在鄉村振興大局中找準定位,依托政策、資金、技術等優勢,因地制宜實施‘雪茄煙葉+N’產業綜合體模式,促進‘糧煙經菜’融合化發展。”丹江口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主要負責人王勇介紹。
近年來,按照“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煙糧雙優”工作思路,丹江口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在穩定雪茄煙葉主導地位的前提下,結合煙區產業分布情況,有效盤活土地、勞動力資源,積極引導煙農開展煙田輪作(套種)、蜜蜂養殖、香菇種植多元化產業增收項目,實行“煙葉+非煙”雙訂單、雙合同生產,搭建農產品銷售渠道,打通煙區輪作農產品銷售鏈條,解除煙農后顧之憂,為實現綜合體良性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茄音”高奏,“茄期”可待。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十堰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將錨定雪茄煙葉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一張藍圖繪到底,力爭將丹江口市雪茄煙示范區打造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雪茄煙“茄衣生產基地、茄芯生產基地和試驗研究基地”,讓中國雪茄“穿中國衣”“用中國芯”,為推動湖北煙草走在行業前列、十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數”說十堰市雪茄煙葉五年發展成效
五年來,各級累計投入配套資金9118萬元,建成2312座標準化晾房,配套溝渠、管網21.23千米,開展基本田地整理2500畝,修建田間機耕作業道路63.26千米。
全市雪茄煙葉種植規模從2.73畝發展至2700畝,種煙畝均收入從4348.08元增長至5777.18元,實現了種活、種成、種好、種強、種精的跨越。
承擔重大專項栽培、晾制試驗等30余項行業重點科技項目,1項成果獲得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獲得專利授權5項,制定標準37項。
突破品種、栽培、晾制、發酵等環節難題,探索出了適合區域特色的茄衣品種、栽培技術、晾制模式、發酵工藝,收購茄衣率達到21.24%。
丹江口市雪茄煙葉大田
農機農藝融合讓煙農實現機械化種煙
科技工作人員開展田間調查
建立雪茄煙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