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頁碼:425-453頁
1606年,塞繆爾·丹尼爾(Samuel Daniel)出版《女王的阿卡迪亞》(The Qveenes Arcadia)。書中,江湖庸醫阿爾孔和訟棍林科斯相遇,阿爾孔講述自己用來自遙遠之地的草藥(煙草)行騙的經歷,描述人們對煙草的吸食情況,還預言煙草會帶來危害。
同年,未提及具體作者的《一封書信的抄本》(The Copy Of a Letter)出版,該文作者(推測為執業醫生)認為煙草除醫學領域外無存在依據,詳細論述其對健康身體的危害。
讓·利博(Jean Liebault)所著、理查德·瑟夫萊翻譯的《鄉村農舍》(Maison Rvstiqve, Or The Covntrey Farme)在1606年發行第二版,書中包含與1600年首版相同的關于煙草的章節,曾被反對煙草的詹姆斯一世的收藏。
也在1606年,未提及具體作者的舞臺劇《從帕爾納索斯歸來》(The Retvrne From Pernassvs)出版第二版。這部諷刺喜劇中多處提及煙草,如角色清理煙斗、談論煙草等情節,反映出吸煙在劍橋大學生活中已較為常見。
1606年,巴納比·里奇(Barnaby Rich)的著作《種種過錯》(Favltes Favlts)正式刊行。在這部作品中,里奇對煙草的看法,實則是對當時社會大眾種種弱點的諷刺與反思。
威廉·華納(William Warner)的《阿爾比恩的英格蘭續篇》(A Continuance Of Albions England)1606年初版,借小妖精之口描述人們吸食煙草的場景,以及煙草消耗財富的現象。
1606年出版的相關著作標題頁
1607年,托馬斯·德克爾(Thomas Ekker)和約翰·韋伯斯特(John Webster)的舞臺劇《向西去!》(West-Ward Hoe)出版,劇中通過女性角色對男性在社交場合吸煙的抗議場景,展現當時一些女士對吸煙的挑剔厭惡。
約翰·馬斯頓(John Marston)的《隨你所愿》(Whatyovwill)在1607年出版,劇中細致刻畫了上流社會男士隨身攜帶的雪茄煙盒 —— 這些造價高昂的精致器物,不僅是收納煙草制品的容器,更是彰顯財富與地位的獨特象征。
托馬斯·米德爾頓(Thomas Middleton)的《鳳凰》(The Phoenix)1607年初版,通過騎士兄弟去世時煙斗掉落的場景,側面反映煙草在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存在。
約翰·尼科爾(John Nicholl)的《一小時的印度新聞》(An Hovre Glasse Of Indian Newes)1607年初版,書中尼科爾和同伴的經歷證實煙草可預防饑餓,還提到歐洲人在美洲種植園從事煙草商業種植的事實。
塞繆爾·羅蘭茲(Samuel Rowlands)的《常見的情緒》(Hvmors 0rdinarie)在1607年發行第三版,書中多首詩深刻表達了對圍繞煙草滋生的種種夸張行徑與過度沉溺現象的強烈反感。
愛德華·夏普姆(Edward Sharpham)的舞臺劇《弗萊爾》(The Fleire)1607年初版,劇中展現了人們對煙草的不同看法,例如女士們對吸煙時的種種行為多有詬病。
艾薩克·韋克爵士(Sir Isaac Wake)的《柏拉圖式的國王》(Rex Platonicvs)1607年初版,記錄了1605年牛津大學關于煙草對健康影響的辯論,以及國王詹姆斯一世對吸煙的厭惡態度。
1607年出版的相關著作標題頁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