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煙并不容易,僅靠毅力戒煙的成功率只有4%。
煙癮,即煙草依賴,是被列入國際疾病目錄中的一種慢性疾病。
吸煙時,尼古丁會刺激多巴胺分泌,產生快感。戒煙后體內的尼古丁水平下降,多巴胺分泌急劇減少,沒有快感,繼發出現焦慮抑郁、頭痛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煩躁失眠等癥狀,戒煙的人很痛苦,從而選擇復吸。
于是,很多人想通過電子煙來戒煙,使得電子煙大行其道。
市場廣告宣稱電子煙是傳統香煙的健康替代品,它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等變成蒸汽后吸食,而不像傳統香煙是將煙草燃燒成煙霧,釋放尼古丁、焦油、醇類、酚類、醛類等4000種化學物質,包括50多種已知的致癌物質。
那么,電子煙果真就沒有危害了嗎?答案是否定的。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大部分電子煙,也含有尼古丁
大部分電子煙里都含有尼古丁、丙二醇或甘油、香料和其他金屬成分。
尼古丁在我國是被列入《劇毒化學品目錄》的,對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有巨大危害,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導致血管痙攣、血管內膜損傷以及心率不齊,過量攝入可能危及生命。
氣溶膠可能攜帶有毒化學物質
電子煙釋放的氣溶膠中成分很復雜,有乙二醇、醛類、亞硝胺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另外還有多環芳香烴、金屬、硅酸鹽顆粒等,這些都是已知的致癌物質。
動物實驗已經證明,電子煙不僅僅會引發肺癌和膀胱癌,還會引起癲癇、哮喘、過敏等疾病,長期使用增加慢阻肺、中風等疾病的風險。
目前也有報道,使用電子煙時產生的蒸汽除了引起肺損傷,還會導致血壓升高、內皮功能障礙、心肌梗死等。
電子裝置可能爆炸,引起燒傷、化學損傷
電子煙的爆炸風險很少受到關注,據報道,已發生多起電子煙爆炸導致燒傷、火災事件了。
2020年世界無煙日的主題為“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可見,電子煙與傳統煙草產品一樣具有危害性。
總之,電子煙并不像廣告說的那么美好,很多人依靠電子煙來戒煙并不靠譜。現在醫院都開展了戒煙門診,可以幫助大家科學合理戒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