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來,整個電子煙行業關注最多、討論最頻的話題莫過于監管問題,因為它關乎著這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盡管有關方面已經陸續發布了一些指導性的政策文件,各地也在相繼開展了一系列治理行動,但都只是一些初步的動作,不足以看出決定行業動向的根本性政策,一句話就是政策還不夠明朗。
正因為政策缺乏明朗,很多人總感覺摸著石頭過河,心中沒底,要么想干又不敢干,要么干了卻不敢投入過大,相信大部分人都在靜觀其變,期待監管政策的實錘、落地。
作為深耕行業多年的老人,一直也在關注、討論、思考這些問題,究竟這個行業最終結局會怎么樣,是道路越狹窄,還是更開闊。
有人猜測,沒有一刀切,意味著還有一線生機,但要被關在制度的牢籠里,保持自律,不能越線。還有人認為,出路就是出口,走出去才有希望、機會。也有人無奈表示,入行門檻越來越高,未來贏家屬于實力靠前的品牌和制造商。
關于未來行業監管的走向,其實結合近幾年來監管層的有關動作,個人認為可能重點聚焦在以下十個問題。
第一、電子煙被初步明示為煙草產品的補充,因此跟香煙一樣,堅決不能向未成年人售賣。這是過去公布的幾份公告中都特別強調的紅線,任何人和組織、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不能觸碰。
第二、網售被認為是未成年人獲取電子煙重要途徑,因此網絡銷售渠道被禁止,任何人和組織都不能通過網絡銷售電子煙。
第三、線下經營,是否需要辦理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或專門的經營許可證,是否可以超出經營許可范圍,這個也是監管會考慮的問題。
第四、“替煙、戒煙、無害、無焦油、清肺”等廣告,已被視為虛假、過度宣傳,被明令禁止。
第五、是否超出保質期、安全期,這個也是監管重點關注的問題。
第六、制假售假、假冒偽劣,存在危害消費者權益,也涉嫌侵犯知識產權,這些同樣也是監管極力打擊的行為。
第七、是否也跟香煙一樣,要限制郵遞數量,這也是今后監管可能要考慮的問題。
第八、電子煙的定性、歸類,以及管轄部門、收稅,這是監管可能會考慮的問題。
第九、電子煙是否要專賣,制造商是否需要獲得專門的生產許可,這也是監管可能會考慮的問題。
第十、口味、外觀、包裝是否需要統一,這也是監管可能會考慮的問題。
總之,行業監管期已經來臨,這個行業將越來越標準化、規范化,在賽道上的所有參與者將面臨一場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殘酷競爭。
注:以上拙見,僅供交流,不作為決策、投資參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