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局頒發的《關于未成年人免遭電子煙的侵害》的通告,嚴禁并禁止未成年人購買及使用電子煙產品。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健康,是每一位社會民眾應盡的責任。
大家好,這里是只說真話的格物消費。
在日常和從業者們的溝通中我們發現,在聊起生意為何下滑時,不少人都提到五花八門的偽科普充斥在各大社交媒體,影響了煙民用戶的判斷。
那電子煙究竟能否為煙民的生活帶來改變?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格物采訪了5位絕對真實的電子煙用戶,讓他們來講講使用電子煙后的真實感受。
受訪人表示,從卷煙轉向電子煙是他們人生中非常正確的一個決定。他們也普遍希望,希望降低身體不適的卷煙用戶能逐漸向電子煙轉化,以此減少給他人帶來的諸如二手煙等危害。
陳鵬今年25歲,這是他從事服務業的第二年,在做服務業之前,他是從事計算機編程工作,卷煙煙齡三年。
他表示,自己目前還與母親一起居住,在老一輩人的眼里,煙是洪水猛獸。愛的人嗜之如命,不抽的人則深惡痛絕。抽吸卷煙多有不便,電子煙就好了許多。
“電子煙比卷煙好的地方就在于它不會有煙味。”陳鵬說,“而且抽多了不會生痰,也不卡嗓子。”
作為一個在二線城市生活的青年,陳鵬并沒有面對太多的生活壓力。
“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愉悅自身的消費品而不僅僅是用作解壓。”
自從他的煙民朋友給他推薦了電子煙之后,電子煙隨時可以抽吸的便利性和沒有煙味的特點就牢牢抓住了他的心。
在大城市與小鎮的夾縫中就有許多陳鵬這樣的人,吃喝不愁,來人間一趟只想及時行樂。每逢周末,結束了一周工作的他都會和三五好友去咖啡廳打牌,曾經他會因為卷煙的二手煙問題只能跑到室外抽(此處為主觀敘述,我們堅決反對在禁煙的室內場所使用電子煙)。
他表示,他已經完全擺脫了對卷煙的依賴,因此使用電子煙來戒除卷煙是完全可行的。
對于目前輿論對電子煙的誤解他表示,到目前為止他都沒有看到很明確數據研究證明電子煙的減害程度與危害程度,因此他也不會向其他煙民推薦使用電子煙。
“電子煙對我來說確實是好東西,就是太貴了。抽著是真的比以前抽卷煙開銷更大。”他如是說,“如果電子煙的價格能低一些或者煙彈容量大點,不需要經常購買的話應該會更容易在煙民中普及。”
在接受采訪時前小雅正在厘清庫存單,入秋后的南方酷熱依舊,一支電子煙用掛繩掛在她的脖子上,時不時拿起來抽吸一口,看似已成習慣。
從畢業到現在兜兜轉轉,開過網吧,做過酒吧,受夠了自己做事的辛苦,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美妝作為主業,抽煙也是在當初進入社會后染上的壞毛病。
現在她快要結婚了,在前兩年見家長的時候因為她抽煙的問題和男方家里有了一些矛盾,女孩子不應該抽煙、太社會之類的評價,差點導致雙方感情破裂。
打心底認為抽煙不是個毛病的她雖然不忿,卻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就在那個時候她接觸到了電子煙,當時線上還未禁售,對網上宣傳的減害與無二手煙將信將疑的她網購回來一根,就此告別了卷煙。
“使用電子煙后,身上沒有異味,二老也發現不了,只需要在和二老見面的時候躲著一點就可以了。”
除了家庭情感上的原因,她還希望借此改善她這些年抽煙喝酒后造成的一些“后遺癥”。
她表示,在使用電子煙后,曾經抽煙導致的咽喉問題確實有了不小的好轉。沒有需要定期處理的煙頭和散落的煙灰,家里環境也因此變得干凈好打理了。
只是有一點她提了一下,她覺得抽電子煙后最大的問題就是抽吸后經常口渴,格物也和她解釋了煙油中的甘油具有吸水性的問題。
說到這里小雅表示,因為自己良好的親身體驗,她一直在向身邊的煙民推薦電子煙,但是效果卻不好,許多人對電子煙都存在誤解。她認為可能是電子煙本身是一個新興產業,還不成熟,不實報道滿天飛,在行業上做的也不夠好,最近經常看到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的新聞。
她表示,必須在數據上面下功夫,以真實可靠的數據去證明電子煙確實有替煙減害的效果,相對卷煙而言危害程度更低,否則電子煙永遠不可能代替卷煙。
下午兩點,剛剛通宵上網的小韋起床了,迷迷糊糊撿起床頭的電子煙吸了一口,再開始洗漱。
小韋是做互聯網媒體的,每周六都會抓住單休最后的小尾巴去網吧和朋友戰個痛快,已有7年卷煙煙齡的他在傳媒業高強度的工作和顛倒的作息下身體有些毛病了。小韋向格物坦言:“在接觸電子煙前,有一次通宵起來洗漱時甚至干嘔把昨晚吃的夜宵給吐了出來。”
當時剛25歲的小韋想起來還有點后怕,那一天之后,他就開始下意識的減少抽卷煙的量,但是很多時候都是無意識地點上一根煙,自己在抽了半根之后才后知后覺。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小韋接觸了電子煙。
小韋開始抽電子煙到現在也有快一年的時間了。他坦言,從主要抽電子煙開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曾經的癥狀了,除了身體的好轉,在便利性上也方便了他的生活,在家抽煙不需要考慮煙灰煙頭等問題了。
盡管他并尚未通過電子煙成功戒除卷煙,他還是認為這個方式戒煙是可行的,他表示,平時還好,只是喝酒之后不抽卷煙總覺得缺了點什么,不得勁。
而且他總覺得他的電子煙有點毛病:“我抽電子煙的時候經常漏油,好多煙彈抽了一天味道就變了,這是普遍問題還是品牌的品控有問題我也不清楚。”他希望通過格物能向品牌方傳達他的使用感受,加強一下煙彈的品控。
在被問到最近電子煙的輿論環境和誤解時,他表示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負面新聞太多,他實在是沒有什么建設性意見。
第四位受訪人A先生是從事演藝事業的,煙齡已有16年了。無獨有偶,在今年年初的時候他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咽喉癥狀,咳嗽很厲害,當時覺得這和自己抽卷煙的習慣有關系,可是迫于工作壓力又不想完全戒煙。
A先生接觸電子煙的過程也頗為有趣。
有一次,A先生和朋友出去喝酒,喝到最后煙都抽完了,又特別想抽,就嘗試了一下朋友的電子煙,成功解癮。他表示,在這種煙癮非常大的情況下能讓他成功解癮,就覺得這個東西還不錯,口味也多,還挺有意思的。
隨后A先生就開始使用電子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幾乎不再依賴卷煙了,甚至在社交場合中抽吸他人遞來的卷煙還會覺得有些難受。在他剛買電子煙的時候,出于解癮以及對電子煙解癮能力的懷疑,A先生還是屯了一包卷煙在家中,直到現在,那一包卷煙還沒有抽完。
對于從卷煙用戶到電子煙用戶的轉化,A先生表示,最重要的是得滿足煙民在生理上的解癮需求,其次是可以改善抽卷煙帶來的一些身體問題。
“抽卷煙時明顯感覺是晚上睡覺時候經常咳醒,完全不可能直接睡覺,抽電子煙后就好太多了。”
而且電子煙相比卷煙而言,給他人帶來的感受是好很多的。
“你像我現在在家,我現在在客廳,我老婆也在,抽電子煙的話我可以在客廳抽,打游戲在臥室里也可以抽,以前抽煙都得跑陽臺,所以就很方便。”
基于使用感受,A先生自然也很愿意將電子煙推薦給身邊的親朋,但是他已經是他的交友圈里最后一個接觸電子煙的煙民了。
他表示,目前電子煙行業呈現的一種年輕化的態勢阻礙了大齡煙民向電子煙轉化,品牌將電子煙打造成流行文化的做法實際上帶給大齡煙民的是隔閡和距離感。
電子煙在大齡煙民的印象里被定義為一個玩具式的產物,如此是極不利于開拓電子煙市場的。
X先生今年已經50歲了,煙齡長達30年。
“你要是早晨起來漱口的時候,它可能有反胃的感覺,就是想嘔實際上又嘔不出東西。然后咳嗽比較厲害,不喝兩杯溫開水就什么都沒法做。”
在漫長的煙齡中,X先生和朋友一起嘗試過數次戒煙,每次一到大概5到7天時,總有人開始頂不住,開玩笑說抽一根沒事,不影響,慢慢的大家又開始一起抽卷煙,十數天的努力就付諸東流了,大部分大齡煙民應該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機緣巧合之下,X先生收到一位從事電子煙的朋友送的電子煙,當時市場主流還是注油式的大煙霧設備,在解癮效果和便利性上有所不足。
X先生表示,當時的大煙霧沒法讓他找到抽煙的感覺,當時也不像現在能意識到電子煙和卷煙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事物,在用了兩三天就重回卷煙的懷抱了。
去年,下定決心戒煙的X先生真正開始使用電子煙,從剛開始配合卷煙抽吸,到后來逐漸習慣后拋棄卷煙。
“以前抽卷煙的時候,幾米開外有人抽卷煙就聞著香,現在是幾米開外有人抽卷煙就覺得很刺激不舒服,反過來了。”
X先生表示,無論是強制戒煙和使用電子煙戒煙,最重要的是絕對要忍住不能在戒斷反應時間內復吸,否則前功盡棄。
同時在心理上不能將電子煙想做是配合戒煙使用的藥品,也不能強行在抽吸電子煙時希望找到抽卷煙的感覺,電子煙本身就是一個替煙減害的科技產品,既不是藥物,也不是卷煙。
曾經強制戒煙需要人具備強大的毅力,現在有了相應的替代品,只需要稍微有點意志力就可以成功接觸卷煙了。
就這段時間以來的輿論環境,X先生向格物坦言,擔心電子煙危害問題的卷煙用戶亦大可不必,國家能夠下發營業執照,能合法銷售本身就代表了國家對電子煙行業的認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