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南方都市報社主辦、深圳大件事傳媒承辦的“責任為先,共享共榮”2021中國(深圳)電子煙行業規范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此次論壇深度聚焦電子煙行業規范發展和未成年人保護,邀請了電子煙頭部企業、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共議共謀電子煙行業健康規范發展。
論壇上,南都電子煙產業觀察課題組成員介紹了課題組兩年以來對電子煙行業的觀察和調研。課題組發現,由于電子煙國家標準尚未出臺、技術門檻相對較低等原因,在電子煙行業出現了一些擾亂市場的行為,比如假冒偽劣的“三無”產品、通配煙彈、網售電子煙、“上頭電子煙”對正規電子煙的污名化,以及在未成年保護舉措上存在漏洞。
電子煙行業如何走上規范化、標準化、國際化的發展之路?切實保證產品質量安全,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都是行業向前發展過程中必須嚴肅思考的重要議題,這是此次論壇召開的目的所在。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次論壇上,南都發起成立了“電子煙行業誠信自律聯盟”,首批8家頭部電子煙企業成為聯盟會員并簽署聯盟公約。
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在論壇致辭中表示,希望電子煙行業的從業者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扛起社會責任的大旗,補齊行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短板和漏洞。在電子煙國家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更需要強化行業監管、企業自律,走健康、規范、有序的發展之路。希望這份聯盟公約成為電子煙企業規范發展的行動指南。
中山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鐘國平: 建議加大對行業的基礎/臨床研究 為監管政策落地提供更扎實的數據基礎
對于公眾及監管當局而言,電子煙的安全性是關注的核心問題。而相較于海外,電子煙在國內臨床研究仍處于相對空白的階段。在論壇主題演講環節,中山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鐘國平指出,目前國內電子煙行業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薄弱;非臨床、臨床安全型數據尚顯不足。
隨著電子煙行業在近年快速發展,鐘國平建議,業界應積極鼓勵加強電子煙產品基礎研究、臨床研究,以獲得充分的非臨床、臨床安全性等數據,為電子煙產品發展提供關鍵依據。
鐘國平指出,電子煙在海外已經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監管政策。其中,英國已制定了完善的電子煙法規。在英國,電子煙相關廣告已受到嚴格限制,制造商也必須將所有產品的詳細信息上報給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
鐘國平建議,國內應加大對電子煙行業的基礎研究,從而為監管政策落地提供更扎實的數據基礎。安全性、物質基礎、體內動力學以及提升用戶體驗與生活質量等相關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和重大的社會價值。
霧芯科技聯合創始人、研發與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 規范發展是行業生命線 直面問題也能幫助行業警醒自身
電子煙是否安全?對公共健康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它是不是一個有正向社會價值的產業?作為企業代表,霧芯科技聯合創始人、研發與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從業者有義務,也有責任回答這些問題。同時,直面問題,也能幫助行業警醒自身,推動規范發展。而科研工作,是規范發展的指引,也是品質安心的基礎。
規范發展是電子煙企業的生命線。作為電子煙企業,悅刻對規范發展的理解主要體現在安心的產品、持續的科研和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上。其中,安心的產品是規范發展的前提。針對電子煙是否安全的問題,聞一龍坦言,電子煙并非絕對無害,它不適合非煙民和未成年人使用。但是特定品牌的電子煙是否安全,則需要企業通過扎實過硬的產品來予以證明。
此外,聞一龍還介紹了一些與霧化科技相關的科研項目,包括理化研究、毒理研究、臨床研究、公共健康整體評估等。聞一龍稱,希望在這些研究中得到的總結知識和經驗能夠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更堅實的數據和支持。
安心的產品是規范發展的前提,但是作為電子煙企業,更要回答產品為誰而造的問題。聞一龍表示,反對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是所有電子煙企業的底線。2019年12月,悅刻啟動了“向陽花”智能守護系統,顧客可通過該系統完成“姓名-身份證號-人臉識別”三重年齡驗證。在未來“向陽花”系統也將進一步升級,督促專賣店經營者執行購買前強制驗齡制度。
最后,聞一龍也呼吁所有的電子煙行業從業者應以公共利益為指引,遵守監管法規,在管理部門的引導下規范健康發展。此外,在電子煙企業共同努力,做好自我約束的前提下,也需要用戶、公眾、管理部門的支持和監督,一起和上下游產業鏈規范發展。
圓桌論壇
主題:尋找行業規范發展之路
入局者眾,行業需要長期主義的信念
進入論壇的圓桌環節,首場圓桌聚焦電子煙行業面臨的難點痛點,尋找電子煙規范發展之路。在首場圓桌論壇上,深圳霧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聞一龍、深圳雷炎科技有限公司國內事業部副總經理曾華彬、中山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鐘國平博士、廣東晟典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毛鵬律師帶來分享。
繁榮之下行業發展也面臨痛難點
縱觀行業近年來的變化,聞一龍、曾華彬等電子煙從業者們給出了最直觀的感受。電子煙從傳統香煙分化,逐漸變成越來越細分的賽道,而如今又從小眾再度走向大眾,玩家也在近年來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繁榮之下行業發展也面臨痛難點。
在曾華彬看來,電子煙行業出現添加劑的問題、上頭電子煙、未成年人保護、通配煙彈等,這些問題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難點。而這背后是從業者短期獲利,不對消費者和行業長期負責的表現。他呼吁:“要保護堅守原則的長期主義者,而使得短期行為的從業者難以獲利,使得他們做事的難度、進入的門檻提高?!?/p>
如何為行業發展打造長期能力?
具體到各方面,如何為行業發展打造長期能力?各位嘉賓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在鐘國平看來,缺乏扎實的基礎研究是目前電子煙行業發展制約因素之一。行業長期能力的建設可以落地到臨床、非臨床等基礎研究上,比如成分添加,頭部企業要像藥企一樣成立臨床團隊乃至把醫學專家納入行業發展的重要咨詢力量,這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針對行業存在的通配問題,毛鵬也給出了新思考。以蘋果充電線及國產蘋果充電線為例,毛鵬認為頭部企業要想減少通配彈的情況,很多時候要提升自己生產的煙具和煙彈的技術含量,讓抄襲和模仿的門檻進一步提高。比如,廠家生產的煙具有一些特別的外觀設計、申請專利,讓別人沒有辦法仿制。
此外,從業者也呼吁電子煙國家標準盡快出臺。
在聞一龍及曾華彬看來,合規運營從來都是行業發展不變的主旋律,亂象的存在不會遮蓋主旋律的發聲。這當中,正確的行業信息的傳遞,把行業訊息帶給消費者及公眾,也離不開媒體的參與。
主題: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從源頭規范經營,未成年人保護是行業紅線
第二場圓桌論壇圍繞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展開討論。
在銷售終端不應觸碰底線
深圳小野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孔陽認為,雖然電子煙產品新穎、誘人的外觀易吸引年輕消費群體,但與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本身并不矛盾。因為一個行業的新生事物在新成長起來時都會有自己的賣點,這是別的行業也在經歷的事情。但是在電子煙行業,不將電子煙售賣給未成年人是底線,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在銷售的終端肯定不應觸碰這個底線。
深圳中創霧聯科技有限公司聯席CEO陳韋霖也提到,從目前門店銷售的數據來看,18—35周歲年齡段的用戶偏多,在對客戶的回訪中發現,年輕人愛嘗試新鮮事物的心態可能是電子煙消費群體年齡偏低的原因之一。
除了意識的增強,避免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還離不開行動的落實。深圳小野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孔陽介紹,公司在電子煙售賣過程中,會要求顧客實名認證,并進行人臉識別,在確認其身份后才會出售。同時,對線下門店的員工也會定期培訓。
深圳市非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晨介紹,公司自主研發了一款芯片,擁有此款芯片的電子煙必須連接手機APP激活才可以使用。此外,針對部分未成年人會因誤使用他人的電子煙的情況,此款APP還增加了兒童鎖,在電子煙閑置時,客戶可以通過APP內的兒童鎖將電子煙鎖定。李晨表示,即使用戶忘記鎖定電子煙,電子煙煙桿內也有限定口數,未成年人即使因誤吸食也只能吸食余下的口數。
針對通配煙彈等“三無”電子煙產品泛濫的問題,李晨介紹,公司在最近新推出的一款產品里植入了新的芯片,有了這款芯片,其他的電子煙煙彈在這款產品的煙桿上是使用不了的,必須有一個識別系統,從而在技術層面避免通配的問題。
此外,深圳市華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海倫也提到,在防止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問題上,公司在對經銷商的選擇上也會嚴格要求。同時在選址上,避免就近一些學校,或者在年輕人、未成年人聚集地擴展門店。
需要社會各方的努力
在監管層面,趙海倫認為,預防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需要社會各方的努力。除了國家監管政策的落實,媒體的輿論監督和引導,家庭、學校也應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更客觀、正確地認識電子煙,從而加強監管,避免未成年人接觸電子煙。
“不向未成年人傳播煙草信息,是社會各界的責任與擔當。電子煙企業在品牌宣傳當中一定要明確它的核心用戶一定是煙民,而并不適合非煙民,尤其是未成年人?!闭驹诿襟w的視角,南方都市報深圳新聞中心商業科技新聞部主任李穎表示,南都一直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保護,也將密切關注電子煙品牌的營銷宣傳活動,堅決杜絕向未成年人做相關宣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