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電子煙正式納入監管后,調味產品退市,煙草味成唯一主角,市場上吹起一股股“妖風”。
先是調味產品打著“奶茶杯”、“可樂杯”等名號,進行非法銷售,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給國標產品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緊接著,市面上開始出現“草本霧化”、“中藥霧化”等霧化產品,標榜其不含有尼古丁,具有“草本潤嗓”、“調理肺部”等藥用價值。
然而,從媒體報道來看,這些產品顯然不像廠家標榜的那樣“人畜無害”、“綠色健康”,有打“擦邊球”的嫌疑。
據“新聞坊”微信公眾號報道,上海市閔行區出現了銷售“中藥霧化器”的門店,其銷售的所謂“中藥霧化器”和電子煙非常像,記者在體驗后表示和抽吸電子煙基本一致。
據報道,在產品外包裝上標注了“非煙草制品,不用于傳送煙堿”,也沒有“藥準字”或醫療器械標識。其主要成分為甘草、菊花、葡萄籽、薄荷、玫瑰花等,標榜“中藥”多少有些牽強。
關于所謂“中藥霧化器”是否涉嫌碰瓷電子煙,企業負責人也做出回應,稱其完全不屬于電子煙,因為里面不含尼古丁;實實在在的中藥配方,是“有功效”的。
不過在產品包裝上又看不到藥準字號,而是食字號,企業稱之為“食品級產品”。
那么,是否如企業負責人所說,不含尼古丁就不是電子煙產品,加了所謂中藥成分就對身體有宜了呢?
顯然,結論并不是這么簡單就能推斷出來的。
1、不含煙堿(尼古丁),也被納入到電子煙定義范圍
根據《電子煙》國標規定,電子煙是“用于產生氣溶膠供人抽吸的電子傳送系統”,無論含不含煙堿(尼古丁)都將納入電子煙范圍,同時規定不含煙堿的電子煙將不得銷售。
從新聞報道來看,所謂的“中藥霧化器”在工作原理、抽吸體驗上和電子煙毫無二致。即使產品不含煙堿,也應納入到電子煙管理。
2、所謂中藥霧化,真的有益健康?
廠家標榜其產品是通過冷萃提取的中藥配方,“不說治療,但是有功效的”,至于具體有什么功效就不得而知了。企業負責人甚至說,“只要腸胃能合理吸收,就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不禁讓人懷疑,霧化后是吸到肺里的啊,怎么會被腸胃吸收???
報道也特別采訪了上海相關醫師,電子煙霧化和醫用霧化完全是兩回事。
電子煙霧化是將煙油加熱成水霧氣吸進去的,醫用霧化是通過超聲霧化,還有空氣壓縮式霧化,將藥物霧化成微小顆粒狀。如果藥物通過熱加工,會使得藥效失效。
所以只是食字號,而不是藥準字號已經說明了問題。
對身體有益不是憑空臆斷,不是加幾個所謂中藥的成分,而是需要有詳實的實驗數據來佐證的,否則就是以健康之名,行不法之實了。
當前,電子煙市場尚處于“轉型陣痛期”,電子煙企用“舉步維艱”形容都不過分。此時,試圖以“草本霧化”、“中藥霧化”來收割此前調味產品的消費者,多少有些“司馬昭之心”了。
歸根結底,還是要依法辦事,不得有盲區存在,進而公平對待每個市場主體。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