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電子煙行業協會主席喬伊·杜萊(Joey Dulay)表示,繁重的政府法規已迫使約五分之一的菲律賓電子煙公司倒閉。他補充說,進口商發現比國內同行更容易遵守。
“但我們正在敦促他們嘗試遵守,”《商業世界》援引杜萊的話說。
根據《汽化尼古丁和非尼古丁產品監管法》,制造商或進口商必須注冊其產品并獲得經營許可證。
他們還需要遵守包裝標準并支付關稅和稅款。
制造商、分銷商和進口商有18個月的過渡期,以遵守電子煙法中規定的規定。
Dulay 指出,許多電子煙品牌和制造商尚未獲得其菲律賓標準質量和/或安全標志以及進口商品清關標簽。
截至8月底,海關局已沒收了價值65億菲律賓比索(1.1521億美元)的非法電子煙產品,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
據估計,政府每年因非法電子煙產品而損失約50億菲律賓比索。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