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草本霧化器水蜜桃味太香了!而且聽說不含尼古丁,比電子煙健康多了。”小王興奮地向朋友推薦著自己的新發(fā)現。最近,這種號稱“純天然”“零尼古丁”的“草本霧化器”在年輕人中悄然走紅,但它真的如商家宣傳的那樣安全無害嗎?
從外表看去,這款“草本霧化器”的模樣似曾相識——充電接口、點火按鈕、煙彈裝置,這不就是去年被明令禁止的水果味電子煙嗎?沒錯,除了換了個新名字,這些所謂的“草本霧化器”與水果味電子煙可以說是“孿生兄弟”。
商家的“此地無銀三百兩”更讓人生疑。在電商平臺上搜索這類產品,你看不到任何實物圖片,展示的全是水果或植物的圖片。商品介紹更是含糊其辭,寫著“懂的都懂”。為什么要這么遮遮掩掩?原因很簡單:他們心知肚明這是在打“擦邊球”。
事實上,國家對電子煙的定義非常明確:只要是用來產生供人抽吸的氣溶膠的電子設備,不管有沒有尼古丁,都屬于電子煙。2022年5月實施的《電子煙管理辦法》更是明確規(guī)定:禁止銷售除煙草口味外的調味電子煙。這意味著,這些打著“草本”旗號的水果味產品,其實是在明目張膽地違規(guī)經營。
更令人擔憂的是產品的安全性。這些“草本霧化器”大多出自小作坊,既沒有醫(yī)療器械資質,也沒有任何權威機構的安全認證。它們的生產環(huán)境、原料來源、添加成分都是一個謎。商家嘴上說著“無害健康”,可誰來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
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反而成了最容易被“收割”的群體。五花八門的水果味、奶茶味,加上“健康無害”的宣傳,很容易讓人放松警惕。電商平臺上也沒有嚴格的年齡限制,未成年人隨便點點手機就能買到。這對青少年的健康無疑是個巨大隱患。
近期,執(zhí)法部門已經開始重拳出擊。在四川,就有經營“中藥霧化器”的商家因涉嫌非法經營被逮捕。這個案例釋放了明確的信號:打著“草本”旗號逃避監(jiān)管,終究是躲不過法律的制裁。
對于消費者來說,我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商家的“健康”包裝忽悠了。特別是家長們,要及時發(fā)現和制止孩子接觸這類產品。監(jiān)管部門也需要加大執(zhí)法力度,讓這些“李鬼”產品無處遁形。
真正的健康從來不需要靠“障眼法”來包裝。與其被各種噱頭迷惑,不如遠離這些存在安全隱患的產品。這才是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態(tài)度。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