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美國國會一涉華重要議員宣布了打擊青少年電子煙的新舉措,包括將啟動對中國非法電子煙制造商的調查。考慮到該議員的在中美貿易中的特殊身份以及在過往電子煙監管的重要角色,美國電子煙監管或將迎來巨大變化,而這種變化又會對中國電子煙供應鏈乃至全球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一場“合規危機”已經到來。
電子煙的“政治化”
12月2日,美國國會官方發布消息,國會議員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西(Raja Krishnamoorthi)宣布,將探討打擊青少年電子煙的新舉措,其中包括對中國非法電子煙制造商展開新的調查。此前,雖然也有美國的政治人物對電子煙監管發表觀點。但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西這次的表態意義非凡。
首先是他特殊的身份。拉賈是美國國會一個專門負責對華事務的特設委員會的少數黨領袖人物。該特設委員會活躍在中美問題之間,在中美很多重大問題上時常可以看到其身影。關于該特設委員會的情況,可以參考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發布的一篇分析(點擊此處)。由拉賈這樣的角色發表對中國非法電子煙制造商打擊的宣言,意味著該問題已經上升到了美國政治以及中國關系的高度。
其次,拉賈在接受美國NBC采訪時表示:向非法電子煙制造商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我們的孩子不是商品。(to send a clear message to illegal vape manufacturers: Our kids are not for sale.)這種公開表態在占據了政治正確和道德制高點的同時,也可以視為拉賈在該問題上的強大決心。如果沒有效果或者半途而廢,這樣的結果對于他這樣的政治人物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最后,拉賈在打擊非法電子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國會的公告特意提到了拉賈在2019年調查JUUL對青少年營銷事件的貢獻,以及他作為國會兩黨“結束青少年電子煙流行國會小組”的共同主席的身份(the co-chair of the bipartisan Congressional Caucus to End the Youth Vaping Epidemic)。JUUL的案例各位從業者應該未忘記,曾經的380億美元估值的王者最終一蹶不振。
美國并非電子煙“政治化”的首例。2024年,澳大利亞已經采取了外交措施,通過與中國建立監管協作,推動澳大利亞電子煙非法貿易的打擊。這一舉措甚至被寫入了兩國總理聯合聲明之中。
如果美國也采取政治手段來應對電子煙非法貿易問題,是否會被其它國家效仿?如果是這樣,中國電子煙供應鏈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監管壓力。
美國市場將迎來巨變
政治、決心、經驗三者結合在一起,拉賈接下來的行動必然會對美國電子煙監管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一巨變又會深刻的影響著全球產業,尤其是中國電子煙供應鏈。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市場,也是各大中國電子煙代工廠、品牌的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過去幾年,在一次性電子煙的推動下,美國電子煙市場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雖然FDA以PMTA建立了明確的監管要求,但是由于緩慢的審批以及在市場執法方面的困難,導致美國成為事實上全球最大的灰色市場。根據美國機構的調研數據,合規產品僅占市場份額的13.7%。
大量的未獲得PMTA認證的產品,以各種方式進入美國市場,成為主流消費產品。在此之前,執法成本高、執法難是灰色市場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這一次,如果拉賈通過政治、外交力量,將對非法電子煙的打擊,從美國海關端上延到中國供應鏈端,那么其打擊力度和效果將是空前的。
這里要解釋一下電子煙灰關的模式。目前,除了少數完全非法的電子煙產品(在中國境內無證非法生產,出口靠走私),更普遍的情況是采取“中國出口合規報關-目的地灰關入境”的模式。在中國境內,相關部門已經進行了嚴格執法,并多次要求企業在境外合規經營,甚至要求企業將生產許可證編號印在包裝上,以規范企業經營。但是,由于海外信息獲取的難度,以及交易主體的變化,對電子煙從生產出口乃至境外銷售的全鏈條管理存在諸多障礙。然而,一旦電子煙問題上升到兩國政治和外交層面,促成監管協作和信息共享,那么從目的地市場的非法銷售信息就有可能回溯到生產端,實現精準打擊、重點打擊。過往,企業在境外可以通過變換經營主體、多品牌運營方式規避監管,那么未來這些規避也將失效,一旦企業違法經營,將受到根本上的打擊。
反思:合規已到了生死抉擇
面對拉賈的指責,所有中國電子煙產業鏈的從業者需要思考的是,一個本意是通過技術創新,為全世界煙草消費者提供更為減害生活的產業——中國電子煙產業,為什么在海外被屢屢指責。不僅是這次,事實上在過去一年,歐美主流媒體在談論電子煙非法貿易和產品時,往往都加上“來自中國“的字樣。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偏見,但是,當拉賈今天再一次把矛頭指向中國非法電子煙制造商時,產業從業者是不是應該在內心反省:當前中美問題已經十分錯綜復雜,如果再因為非法電子煙的問題使得中美關系進一步復雜化,產業的責任感何在?
美國的灰色電子煙市場有諸多成因。但是,當產業中的非法從業者,將一批又一批的非法商品,一批又一批酷似玩具但有沒有任何“兒童保護裝置”的產品送向美國市場的時候,就沒有預料到今天的結果?
非法從業者和非法產品通過不合規經營獲得短期利益,最終卻讓整個中國電子煙產業和全球消費者買單。這種不合理現象還要延續多久?
同時要面對一個現實,隨著電子煙生產工藝的進步,部分頭部企業也已經在海外建立了生產基地(此前2Firsts已經有多篇報道),并帶動了相關供應鏈的外遷。目前,以印尼為代表的“非中國電子煙供應鏈”已具雛形。電子煙并非只能在中國制造。如果不能通過企業主動合規實現與國際市場的監管要求相匹配,中國電子煙供應鏈的全球中心地位是有可能丟失的。
對非法貿易的打擊有利于合規市場的長遠發展
對違規品牌、制造商、經銷商的打擊,短期內給供應鏈端帶來巨大的挑戰。但同時,一個更為合規的市場逐漸被培育,將有利于合規品牌和企業的發展。在過往,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導致合規企業難以生存。一旦產業形成合規的正向激勵效應,合規的企業將獲得更長遠的發展前景,這也將促進企業在合規領域投入更大的力度。
作為整個產業鏈鏈主的品牌、制造商一旦走向合規之路,也將推動上游供應鏈、下游經銷商的合規進程。至此,一個涵蓋從供應鏈到市場,從中國制造到全球消費的良性發展循環就有可能實現,全球產業將進入更為合規和長遠的發展進程。
電子煙也需要“耐心資本”
20多年前,電子煙被中國人發明。以中國深圳大灣區為核心的電子煙產業群,生產了全球90%以上的電子煙。中國電子煙產業在全球的供應鏈中心地位,得到了全球市場的廣泛認同。這些都是中國電子煙產業的驕傲。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在享受這份榮譽的同時,也要經得起國際市場的質疑和指責。
當前,全球范圍內新型煙草對傳統煙草的替代不足10%,從煙草減害的角度看,全球新型煙草產業還有數倍的增長空間,這將是上千億美元的市場機會。這樣的前景有足夠的空間培育“耐心資本”。商業的競爭固然激烈且充滿不確定性,但合規的風險則必然導致企業的出局。包括中國供應鏈企業和全球品牌商、渠道商等,應以對監管合規負責的態度,以對全球煙草消費者的減害需求負責的態度,秉持“長期主義” ,處理好生存與合規的關系,加大對合規的投入,推動全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為人類的煙草減害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