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新當選的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其創立的社交平臺“Truth social”發布了兩篇貼文,宣布將從其執政第一天起,大幅提高來自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的商品關稅。其中,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入美國的所有產品征收 25% 的關稅。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在其上一個任期已經增加了25%關稅的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0%。此前,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曾外表示,他已提議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高達60%的關稅。
2018年12月4日,特朗普曾稱自己為“關稅專家”|圖源:特朗普官方X賬號
回顧2017-2021年任期,特朗普政府曾頻繁利用關稅等手段調整美國的貿易結構。其中涉及范圍最廣的301條款關稅對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7.5%至25%的關稅,電子煙設備和零部件都包含在其中。
在電子煙領域,中國是最大的供應鏈中心,生產了全球90%以上電子煙。美國是全球第一大市場。中美電子煙貿易在全球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特朗普對中國大幅度提高關稅的表態,一旦在其上任后實施,對于中美電子煙貿易會帶來哪些影響?除了貿易,合規、產業外流等問題又將如何影響中美貿易的走向。記者與多位行業從業者進行了交流。
加征關稅與灰關的博弈
2018年,中美圍繞關稅展開談判,直到2020年1月,雙方達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同意在30日內,將針對12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新征關稅降低一半至7.5%。但美國較早前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的25%關稅則維持不變,電子煙設備及零件就在這2500億美元之中。
2016 年至 2018 年美國進口電子煙設備、零件和煙油的海關價值|圖源:美國政府問責局
從業多年的電子煙物流人士A先生對2Firsts透露,目前中國的電子煙產品進入美國,正常申報的關稅合計是“27.86%”。其中“原來關稅為2.86%,加征關稅為25%”。
他坦言,“上一次特朗普政府增加25% ,整體來說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
A先生稱,在上一次加征關稅后,行業眾多的企業選擇“灰關”出貨至美國。如果按照美國正常的電子煙關稅標準,產品的物流等成本會反饋到市場終端。
而在特朗普本次的“10%”表述中,10%是屬于額外關稅(Additional Tariffs),這意味著電子煙產品將會被征收37.86%(原始關稅2.86%,上一次加征關稅25%”,額外關稅10%)的關稅,
A先生表示,“但如果他真正執行對所有中國商品60%的關稅政策,只會加劇美國國內的通脹”。
中國日報(China Daily)援引研究發現,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部分中國商品大幅加征關稅,美國進口代理商、批發零售商承擔了90%以上的加征關稅成本。他們又將壓力以“漲價”的形式轉嫁給下游生產者和終端消費者。
美國消費價格指數|圖源:美國勞工統計局
“羊毛始終是出在羊身上,提高關稅讓關稅成本提高,美國的銷售價格自然就漲起來了。”A先生說道。
制造出海規避關稅制裁
A先生認為,如果美國在未來繼續大幅度增加并落實關稅,會對電子煙頭部企業影響較大,他們“可能會轉移陣地到東南亞。”他也觀察到,深圳不少企業都搬往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地生產。
據已知的公開信息,已有多家電子煙生產公司選擇在印度尼西亞建廠,包括思摩爾、美深威、蜂窩工場、基克納、勁嘉等知名企業。
思摩爾的印尼工廠|圖源:思摩爾印尼公司
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USITC)公布的2023年6月的數據,2023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電子煙僅為63.7%,來自印尼的電子煙則占據了其超過35%的份額,印尼已成為美國第二大電子煙進口來源。尤其在2020年,印尼恢復了貿易最惠國待遇,印尼出口至美國的電子煙套裝只需支付2.6%的進口關稅,優惠稅率更進一步地增強了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
美國從中國與印尼進口電子煙總額的變化|制圖:兩個至上
但制造出海仍有隱患。隨著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的加劇,一些國家已經表態不愿成為中國制造的“馬甲”。2024年12月,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副部長劉鎮東表示,馬來西亞已敦促中國公司不要將該國作為重新標簽產品以規避美國關稅的中轉站。規勸許多中國企業,如果只是想通過馬來西亞,來對其產品重新貼標簽以規避美國關稅,就不要在馬來西亞投資。
物流業:空運改海運,多種方式降低高關稅影響
在物流行業深耕多年的B先生向2Firsts表示,按照以往特朗普上臺后的舉措,加關稅是必然的,會直接導致美國電子煙物流的成本上升,大多數電子煙企業依然會采用“灰清”的方式進入美國,關稅增加使得灰清的體量將加大,也意味著查驗率會上升。
他近期注意到,美國針對小商品進口也再縮緊。“包括現在香港飛提單顯示跨境電商的貨物,清關也會受阻,清關難度也增加。”
談到物流行業普遍的應對方式,他表示,“我們采用多式聯運方式提供給客戶多種運輸方案,降低運輸成本,例如用美森快船運電子煙,開船后時效12天到港15天到海外倉,運輸成本是空運的三分之一。”
電子煙對美運輸是否可以通過繞道其他國家或地區中轉以降低關稅?他認為,“灰清”的電子煙基本都是從韓國飛的,目前來看并不能降低關稅。
“美國海關是知道電子煙90%都來自中國,換地區中轉基本是一樣的,至于運輸路線是否調整,其實看每個物流企業的清關行業資源。”他說。
電子煙“美國制造”短期難以實現
“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是特朗普的核心政治口號。而其主要施政策略之一就是“制造業回流”,即吸引制造業向美國的回流和集中。
在核心的稅率政策方面,特朗普稱將會把在美國本土制造產品公司的企業稅率進一步降至15%。2017年時,特朗普已經將該稅率從35%降至21%。
2024年特朗普總統競選口號依舊是“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圖源:特朗普官方X賬號
對此,B先生向2Firsts表示,生產必然不會轉移到美國本土。“中國電子煙產業生態非常集中,產業配套齊全,所以電子煙的研發和生產成本是全球最低的,產業轉移是非常困難的,而且美國的政策經常變動導致了中國企業沒有信心到美國本土化生產。”
對于東南亞建廠,B先生顯得更為樂觀,他認為東南亞地區可以生產廉價電子煙,但“無論從外觀,樣式,功能,口感和包裝,都只有中國生產的才有質感。”
?“簡單來說:我們的核心優勢是總成本領先。”B先生說。
小企業:躲得了關稅,躲不了賬期
長期在北美以及拉美市場從事電子煙渠道的人士C先生告訴2Firsts,美國對于小商品,尤其是電子煙等消費品,短期內似乎不會增加關稅,但對電子煙的監管可能會更嚴苛,尤其是合規要求較高的企業。
C先生自認為“小玩家”,關稅的變化不會影響其自身狀況。
“可能會對特別講究合規的幾個頭部有影響,但對我們小玩家沒有啥影響。”
他解釋說,“我們渠道也就是賺五毛或者一塊錢,只要你比卷煙便宜,就有人用,我們渠道商就有空間。”相較之下,他對美國市場無序競爭的擔憂更為深刻。
“內卷”愈演愈烈,加之動輒一個月甚至更長的賬期,已經讓許多中小企業難以為繼。例如,今年7月30日,深圳市霧客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公司停產結業通告》。該通告顯示,“因下游客戶受國際市場沖擊貨品滯銷,大量貨款未收回,造成公司資金嚴重短缺……品牌方,美國代理商直接躺平賴賬,直接導致公司現金流斷裂”,最終宣布停產結業,并將進入破產程序。
深圳市霧客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關于公司停產結業通告》內容|圖源:霧客科技
雖然近期有部分企業選擇減少對美國的資源投入甚至退出,從而讓市場競爭降溫,然而賬期問題依然存在,這對于現金流原本就緊張的中小企業,“賬期模式”無異于雪上加霜。
記者在洛杉磯拍攝的電子煙店|圖源:2Firsts
一位美國電子煙市場的從業者曾告訴2Firsts,目前行業常見的賬期為1-3個月,并且“與客戶關系越好,賬期可能會越長。”但他坦言,現在一般和熟悉的客戶交易,做電子煙也“只接一些現款的訂單”。
C先生更建議小企業在現有條件下集中資源,降低成本,去集中資源沖擊拉美或者中東市場。
“你要進美國市場,要不是在那一邊已經建立了很強的分銷體,或者跟當你分銷公司有很深的合作,要不然就是,你就砸錢砸技術,我們小玩家怎么進入呢?對我們這種小玩家來講,完全沒有機會。”
美國市場面臨下一輪洗牌
最新的出口貿易數據顯示,中國10月的電子煙出口額總計約8..9億美元,美國仍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國,出口額達到了2.8億美元,占據了31%的出口份額。
進入2024年來,美國電子煙市場的監管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2024年6月,FDA首次授權奧馳亞旗下NJOY公司的四款薄荷醇味電子煙產品在美國銷售。這是FDA首次批準非煙草口味的電子煙。
同月,FDA宣布與司法部(DOJ)合作,成立多部門聯合執法小組,打擊從中國進口的未經授權的水果味一次性電子煙。
10月,FDA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CBP)聯合扣押了一批價值7600萬美元的電子煙產品。此外,FDA還對市場上銷售的智能手機式電子煙發布了多份警告信。
監管以外,美國新型煙草市場仍然吸引著產業的關注和投入。
菲莫國際(PMI)、英美煙草(BAT)和奧馳亞(Altria)在近年來一直推動向新型煙草產品轉型的步伐。菲莫國際Q2財報顯示,美國尼古丁袋ZYN出貨量達到 1.351 億罐,同比增長 50.3%。此外菲莫國際還在推動其加熱煙草產品IQOS重新進入美國的計劃,預計將在得克薩斯州奧斯丁推出IQOS試點計劃,
面對美國市場監管與機會并存的局面,少部分頭部企業加快了應對的準備,比如加緊PMTA申請、以及加快海外建廠進度等。但更多的企業還在觀望,如A先生所言,“大家都在觀望,一旦頭部被打倒,才有機會上位。”
長期關注電子煙行業的投資人SKY表達了相似的觀點,新一輪的關稅會導致行業開始重新洗牌。
“最害怕的還是因為加了關稅,美國海關執法預算上升會瘋狂扣押。中國企業是怕扣押不怕加稅的。考慮到目前灰關當道,行業的洗牌幾乎無可避免。”SKY說。
對于以低成本競爭為核心優勢的中國電子煙企業來說,關稅成本與違規成本壓力尤為突出。這一群體真正的對手,是有著更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規模效應的大國際煙草公司,它們能夠更從容地應對成本上漲。
一位已經退出美國市場的從業人士說出了他的看法:“我們都清楚關稅是可預見的風險,但也意味著重新分配。關鍵是,誰能熬過這場風暴,站到最后。”
在海洋中,當鯨魚走到生命的盡頭,身體緩緩沉入幽靜黑暗的深海區。這里沒有陽光,生存環境十分惡劣。對深海生物來說,鯨魚的死亡卻成為難得的生存契機。伴隨著鯨魚的沉降,海底逐漸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使得荒涼地煥發生機。
“在美國等待上位的中國中小品牌有深耕團隊的,他們都等著‘一鯨落,萬物生’”。A先生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