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煙之后,一種新型的“煙草”——茶煙日益火爆。所謂茶煙,就是把茶葉當作煙草來抽。在商家的廣告宣傳中,茶煙的外觀、吸食方式、味道等都與傳統香煙類似,但不含有尼古丁,因此自稱具有“替煙”“戒煙”等功效,號稱是“健康煙”。
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茶煙”,大量茶煙商品映入眼簾,商家一般都會著重介紹,茶煙口感像傳統香煙,但不含尼古丁和焦油,沒有任何有害物質。很多人驚嘆于茶煙的價格:便宜的一包三五元,貴的要五六十元。其實,價格并不是問題,問題是,茶煙真的是“煙”嗎?
就商家的宣傳來看,這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虛假廣告。傳統卷煙中的有害物質,正是通過燃燒來釋放的,而焦油正是其中的主要有害物質。不僅僅是煙草,物品在燃燒的時候,都會釋放出一定的有害物質——別說是燒茶葉,就是燒人參,釋放出的煙霧也是有害的。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相關的檢測報告顯示,茶煙不僅含有焦油,甚至焦油含量已經高于國家煙草專賣局規定的上限。
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既然商家信誓旦旦地表示,茶煙不含有尼古丁,又如何信心滿滿地表示具有“替煙”“戒煙”等功效?要知道,煙草之所以成癮,正是因為里面含有尼古丁。當然,沒有尼古丁也可以說是“煙”,但這只是純粹燃燒釋放出的“煙”,無論燃燒的是名貴茶葉,還是枯枝敗葉,實際上沒有多大的差別。
說到底,茶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噱頭產品,所迎合的,無非是一些深感吸煙有害健康但又無法下定決心戒煙的人群。現實來看,茶煙危害最重的不是“煙民”,而是原本不吸煙的青少年人群。因為對于“煙民”來說,不含尼古丁的茶煙不足以“過癮”,但不吸煙的人在虛假宣傳蠱惑下,卻很有可能邁出吸煙的第一步。更為重要的是,茶煙本質上不屬于煙草,因此很容易成為禁煙管理規定的“法外之地”。
提起茶煙,很容易使人聯想起電子煙。實際上,兩者雖然都打著傳統卷煙替代品的旗號,本質上卻大不相同。電子煙雖然不需要點燃,但因其含有尼古丁成分,本質上仍屬于煙草制品。相比之下,茶煙雖然需要點燃,但因為不含有尼古丁成分,因此不能算作煙草制品。但這并不意味著,茶煙就可以招搖過市——虛假宣傳本身也是一種違法行為。
抽煙方式五花八門,但無一例外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目前,電子煙已被納入監管視野,茶煙也沒有理由置身事外。在從廣告法的角度加大違法宣傳打擊力度的同時,更有必要將各類“替煙”一同納入監管范圍——既然想替代煙草賺取收益,就必須替代煙草接受監管。無論如何,不抽煙才是最為健康的生活方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