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編回老家參加了一場婚禮,發現婚禮用煙基本都是“硬中華”,這讓小編很是驚訝,畢竟由于工作和學習原因小編參加的婚禮并不是很多,對于農村婚慶煙市場的了解并不全面,于是小編又找了多個在近兩年結婚的朋友,跟他們問了一下近些年農村市場婚禮用煙的情況,結果真的讓小編大吃一驚。
常規煙仍是婚禮用煙主流
跟朋友的交談中我發現,相比較城市婚禮用煙的五花八門,農村婚禮用煙多以常規煙為主,細支煙和中支煙的普及率相對較低,而且細支煙在農村市場多用于自吸,就連禮贈市場都很少。在這里其實就能夠看出城市和農村存在的差別,小編的朋友說“結婚用細支煙不夠大家伙抽的,而且很多老人都是抽了一輩子粗煙的,細煙抽不慣,看著也不好看。”
經過朋友了解到,農村禮贈市場之所以不選擇細支煙和中支煙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習慣問題,另一方面在于認知問題,還有一方面在于面子問題。村里大多數都是抽了半輩子常規煙的人,對其它品類的煙深感無愛;另外大家還認為細支煙不經抽,抽煙在一個“爽”字,只有常規煙抽著“帶勁”;最后就是大家都認為細支煙看著不如常規煙方方正正、包裝豐滿,就好比一張婚宴桌子上放三包常規煙的感覺,就頂在桌子上放三包細支煙,更讓主人有面子。
“硬中華”地位穩固 玉溪受到芙蓉王挑戰
在婚宴桌上,小編發現桌子上一般都是一包中華(硬)配兩包芙蓉王(硬),這讓小編吃了一驚,問朋友現在家里的婚桌用煙都這么高的規格?朋友說“現在差不多都是這樣的,以前都是“中華”配兩包玉溪,但是現在大家不想一直都用玉溪,就選差不多的芙蓉王了,但選芙蓉王也是最近兩年興起的風氣,想要取代玉溪還得有些日子。”
當小編問其他村的情況時,朋友說“其實都差不多,咱們村消費水平在周邊算中等,周邊的村鎮差不多都是這個水平,結婚的首選肯定是“中華”,其次是玉溪,再往后就是芙蓉王了,以前用“大云”的也不少,但是最近不多了,黃鶴樓現在用的也不少,比芙蓉王差點”。
小編在之后做了一個總結,周邊村婚禮用煙選擇上,中華(硬)是婚禮必備,屬于面子的核心支柱。其后是玉溪(硬/軟),這是多年來農村婚禮市場的首選用煙,但是近年來受到芙蓉王(硬)的沖擊較大,之后便是黃鶴樓(軟紅)目前也在處于上升階段,與云煙(軟珍)位于最后,已經逐漸退出人們選擇婚禮用煙的視線。
用煙消耗大,市場廣闊
小編還了解到一般的婚禮用煙購買量都在40條以上,而且婚禮之后僅僅只能剩下一兩條,要知道,小編當地的婚禮從籌備到結束僅持續兩天,在兩天內消費40條卷煙,市場的消化能力可見一斑。
所以小編認為,隨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婚禮的用煙消費水平勢必還會繼續飛速增長,在不久的未來必將是一個具有廣度和深度的消費增長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