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618”年中消費季——曾經的線上電商平臺被貼上“傳統”標簽,短視頻平臺的加入正在攪渾日趨平淡、漸入清水之境的電商與實體“大戰”,大有異軍突起的勢頭。而真正傳統的線下實體也搭上了網紅經濟的順風車,玩兒得順風順水。一時間,各路“諸侯”齊聚這一“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演了一出“以國潮為標簽、以網紅為手段”的商業“大戲”。而這場戲,看似落幕,卻必有返場。
近年來,以一眾國貨為代表的國潮熱持續升溫,引來不少年輕消費群體紛至沓來。而有別于以往的線上、線下購物習慣,以直播帶貨、短視頻等為典型特征的網紅經濟席卷線上線下平臺,圈粉能力可見一斑。
在從業者眼中,這是“互聯網+”時代賦予這一代年輕人能夠“奔跑在科技光速時代還能遵循內心民族認同”的時代紅利。而在專家看來,國貨的崛起和利用科技手段衍生發展而來的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帶來的新型消費特征本身,都是依托于商品品質和品牌效應積累的延伸。專家認為,供給端品質升級對接日益上漲的需求端要求,才是國人消費熱情高漲的源頭。
電商、實體紛紛晉身短視頻行列
筱妍是一名擁有四個皇冠的淘寶店鋪店主,主營服裝生意的她在去年國家鼓勵直播帶貨的政策風向下,開始了親自上陣“直播帶貨”的嘗試。除了在淘寶直播外,她還開通了快手和抖音的直播間。作為“互聯網+”弄潮下的早期嘗鮮者,筱妍開通短視頻平臺的賬號,是為了不被時代的大浪淘沙篩下去。用她的話說:“現在玩短視頻,重拾了當年從線下小店走向網店的感覺。”
筱妍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往年“618”的活動,都是絞盡腦汁和平臺談合作,通過各種優惠券組合拉低商品價格,加上推出特價品沖量拉動營業額。但最近幾年,同類店鋪比比皆是,加上天貓和企業店鋪的打折力度也很大,讓經營她這種外貿類服裝的店鋪夾縫求生。后來,她決定在款式上求新穎,同時打出價格優勢。
“拉低售價除了成本控制,獲得銷售規模才是王道。”思來想去的筱妍最后選擇“出山”,開通淘寶直播的同時,注冊短視頻賬號,同時開通直播。“我平時只要直播都是三部手機同步在不同平臺播。”筱妍告訴記者,自從去年玩起短視頻,平日的經營和維護必不可少,通過日常上傳各類有關服裝主題的視頻,她的兩個短視頻平臺已經吸引了不少粉絲,“兩個短視頻平臺的銷量相加幾乎和淘寶的銷售差不多了。”
和筱妍晉身短視頻行列、延伸其主營業務的順理成章不同,主營二手汽車銷售的小呂最近成功晉身短視頻UP主,難免讓人摸不著頭腦。在約定見面時間的前10分鐘,記者還在朋友圈刷到了他剛上傳到抖音和快手的視頻推介——“視頻日記:10年車齡G500還能賣高價”。
小呂混跡二手車商圈十余年,本身算是較早利用微信群聯絡車商聯合收車拍賣的二手車商之一。去年,他有了自己的二手車拍賣公司。趁著短視頻的熱度,他發現多拍一些專業的收車賣車視頻,對他而言,帶來的推廣效用巨大。
他告訴記者:“今年‘618’,我還發了不少視頻推廣我們的拍賣活動——在當天無論什么車,只要成交,手續費只收618元。”結果,當天他“幸運”地成交一輛近30萬的二手車,原本應賺取2000元的利潤打折成了618元。“但為了兌現諾言,真的就只收了618元,還拍成了視頻上傳,獲得好評如潮。”小呂說到這里,絲毫沒有因為損失了一些利潤而懊惱。在他看來,短視頻平臺積累的人氣和流量,遠大于以往的口口相傳和廣告效應,未來帶來的長期影響與以往的任何推廣都不可同日而語。
“網紅推介+國潮熱”助力商家推廣
如今的大型商業開幕,與以往在廣電平臺大肆宣傳造勢和街邊車體廣告流動吸睛不同,邀請網紅探店正在成為標配。畢竟,出自網紅之手的種類豐富、風格迥異且符合時下潮流審美眼光的短視頻傳播速度和影響更具優勢。
孫濤新加盟了某知名奶茶連鎖品牌,與品牌旗下的另外兩個子品牌同時在今年“618”開業。邀請網紅打卡他的店鋪,也著實讓他領略了一次網紅經濟的帶動效應。“開業首日,我們買一送一,沒想到還真吸引了消費者排隊。”孫濤告訴記者,準備不足的他最后還是在商場保安的幫助下,借用商場的隔離拉帶圍出了“S”型引導客流排隊。
這個效應還要得益于品牌方的前期推廣。孫濤說:“品牌方之前在快手、小紅書等很多視頻平臺邀請了一些網紅來探店,即過來體驗飲品、拍照和拍視頻,再發送到平臺進行傳播和推廣。現在看來,效果確實不錯。”
與網紅經濟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的是近年興起的國潮熱。“618”期間,記者在一家老國貨品牌運動鞋門店,目睹了一場身著傳統漢服的少男少女,腳踏該品牌運動鞋的走秀活動,時長近30分鐘,期間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駐足觀看、拍照。據該店的工作人員稱:“邀請模特穿漢服和球鞋是為了線上宣傳造勢,目的是讓混跡在觀看人群中的探店網紅打卡,有更多推廣素材可用。”
那么,商家如此煞費苦心地推廣,能否帶來預料之中的推廣效果呢?據某線上評價平臺大數據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如今的推送都是個性化的,且會根據用戶前端的App點擊實時進行算法演變,推送最受關注的內容。他還告訴記者,以日常的數據分析為例,最受用戶關注的就是一些日常活躍度最熱的點評人,且視頻關注度高于圖片關注,更高于文字關注度,“從后臺觀察某一具體商家的評價頻次,多數是與該商家相關文案的推送頻次成正比,這意味著經過策劃的視頻和文案推廣直接帶來了銷售額的增加。”
專家:新型消費模式彌合供給端與需求端的裂隙
近年來,在日益風生水起的網紅經濟帶動下,國潮熱的興起看似水到渠成,二者猶如“咖啡+伴侶”一樣相得益彰,共同締造新型消費模式也在依托“互聯網+”初現雛形。有統計顯示,在市場規模過億的網紅經濟風口下,電子商務發展的新模式和新趨勢日漸清晰,且正在改變著以往依托廣告獲悉商品信息的模式,成為連接消費者和消費品的重要渠道。
“新型消費模式帶來消費活力的釋放,本質上還是商品品質受到市場認可所決定的。”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看來,國貨的崛起和利用科技手段衍生發展而來的直播帶貨、網紅經濟等帶來的新型消費特征本身,都是依托于商品品質和品牌效應積累的延伸。
對于當前消費市場呈現出的旺盛態勢,專家認為,供給端品質升級對接日益上漲的需求端要求,才是國人消費熱情高漲的源頭。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經濟系主任、教授王曉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市場向好的前提之一是國內市場消費需求真正對供給形成引領。他認為,供需雙方要維持優質互動關系,需要強有力的供給不斷提升產品力,確保商品服務市場需求預期,如此在需求引領下才能實現良性循環。
在王曉東看來,近年來國貨品質的提升體現在3C產品到服裝鞋帽,再到食品加工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步擺脫以往存在的“冷背呆滯商品充斥”的現象,這也是近年來深耕供給側優化商品品質提升的成果之一。而解決供給問題不僅局限于生產問題,也包括流通環節,“畢竟,有效的流通能夠識別需求,引領供給,匹配供需。”王曉東說,當前炙手可熱的零售制造概念本身就是一個供需匹配的概念。
王曉東認為,包括直播帶貨、電商推廣乃至網紅經濟在內,所發揮的對消費市場活力的刺激作用,都可納入到流通匹配供需引領作用上來,“唯有暢通了從生產到消費,再從消費重回生產的循環通道,確保生產、流通和需求任一環節不擁堵,消費活力才會獲得持續釋放,從而更好地激發消費引領作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