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的楊某定居在國內某邊境城市,無正當職業。從2018年底開始,他從李某經營的境外免稅店里大量購買免稅煙,通過網絡銷售,流水超過千萬元。最近,他因此攤上大事,被建德警方抓獲。
楊某一開始就知道免稅煙禁止流通,但受利益驅使,找到在當地某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經營免稅店的李某。兩人一拍即合,約定楊某從李某的店內拿貨,在網上銷售,每一條煙楊某的銷售價格比原價高出20—30元。
為規避限購規定,楊某還找來一群大爺大媽,以他們的名義向李某買煙。每購一次,楊某就會給這些老人10元“好處費”。隨后,楊某又找到在某物流網點工作的朋友王某,讓她幫忙給下級微信代理商發貨。王某明知楊某無煙草專賣資質,且免稅煙禁止郵寄,但為了每月幾千元的“外快”答應了。每次郵寄,王某都會向楊某收取一筆略高于正常郵寄費用的郵費,以賺取包裹差價。王某還在這些郵包外包裝上注明“化妝品”“零食巧克力”等,以逃避監管。
去年4月,楊某深知風險太大,不干了,可仍舊逃不出法網。去年年初,建德警方在調查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卷煙案時,發現了楊某等人非法銷售境外免稅煙的線索,隨即展開偵查。今年5月,建德警方先后將楊某、李某、王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經初步統計,該案涉案金額超千萬元,楊某等人實際獲利幾萬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深挖中。
境外的免稅煙為什么不能賣?據建德市煙草專賣局稽查大隊工作人員介紹,根據煙草專賣法規定,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依法實行專賣管理,并實施煙草專賣許可證制度。同時,煙草的稅收還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加強對涉煙違法行為的監管和查處,是對國家和消費者利益的維護。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邵斌表示,根據相關法規,除了取得煙草專賣批發許可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企業或個人可依法銷售煙草專賣品外,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通過信息網絡、實體店銷售煙草專賣品,否則構成非法經營煙草專賣品;情節嚴重的,將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非法經營數額在25萬元以上,屬于特別嚴重的幾種情節之一,將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沒收財產。”
那么,免稅商品能代購嗎?上海靖予霖律師事務所律師黃洪連認為,“免稅店的商品僅限于個人自用,如果是擅自用于銷售,或是幫別人代購,仍需要繳納稅款;而且即便是自用,也有一定的免稅額度,超過免稅部分也需要繳稅。”黃洪連說,根據海關總署相關公告,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煙草制品等部分商品另按有關規定辦理。攜帶酒、香煙進境需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一般香煙不超過兩條,酒水不超過1500毫升,超出自用合理數量將征收稅率50%的行郵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