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牌香煙從1951年創(chuàng)立之始,就注定不不平凡,有以其獨特的品味和魅力,但有誰仔細注意過上面的“中華”二字,以及上面的圖標呢?“中華”二字的書法又是誰題寫的呢?
很多人以為中華煙上面的“中華”兩字是毛主席題寫的,其實不是。筆者大量找尋相關資料和“中華”商標的歷史。順便研究下寫這“中華”兩字書法的人,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這位真算得上是大佬。
這個“中華”兩字和上面的天安門城樓都是同一個人所寫、所畫、所設計的。當時研發(fā)香煙相關人員在解放日報上征稿,轟動一時,有識之士的書畫家響應的人很多,其中華東美協(xié)秘書長陳煙橋的設計脫穎而出,字好、設計的繪畫商標也好,快速中標,眾望所歸。
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是上圖可以看出“中華”二字的書法寫的是相當得不錯的。力道遒勁,筆力雄健,挺拔俊俏頗有中華風度。能夠窺見陳煙橋先生功力非一般人可比,不以書法為名,卻是以書法趕超了一大批人。絕對的書香之家,有相當的傳統(tǒng)功力。
圖/陳煙橋木刻版畫作品
但是陳煙橋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比較陌生,他的書法大家可能少有耳聞,但是他的繪畫版畫木刻可以說是中國的先驅。研究現代史的都知道魯迅是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倡導者。
而陳煙橋正是魯迅最得意的弟子,他的成就影響深遠。為新中國的文化藝術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最后,補充一下關于“中華”煙標的幾次重大變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就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華”煙標上的印金商標改為燙金商標,這一煙標的變化無疑利用了圖案的燙金效果,令整個煙標煥然一新,使“中華”的品牌形象驟然提升。
第二,就是在1994年時,燙金印刷改為較為先進的凹版印刷,而煙標的材質也由白卡紙改為裱鋁紙。
原來的燙金印刷工藝復雜,均為手工操作,印刷效率低,質量也不穩(wěn)定,顯然不符合產量日益增長的需要。而改為凹版印刷之后,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印刷質量也不斷提高,因此,在當時來講,這一轉變的影響是空前的。以上兩次煙標的改變也從側面反映了煙草印刷行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第三,煙廠于1998年在原有花式煙品種單調的基礎上,逐步發(fā)展了多種花樣品種,包括一些“中華”大禮盒、各種抽屜式包裝等近10個品種,使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也推動了“中華”牌卷煙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