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煙有害健康,這是一句廣為流傳的警語。然而,世界上幾乎有10億男性在吸煙,中國是全世界吸煙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近60%的成年男性在吸煙。人際交往、財富地位彰顯、解壓解悶……,盡管人人都知道吸煙不好,但是情緒上來了吸一根煙非常常見。
如今,控煙的浪潮聲越來越大,煙民似乎也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你知道嗎?比起每天吸幾根煙,悲傷和孤獨似乎對身體影響更不好。
孤獨的危害不亞于每天吸煙15根
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維韋克·穆爾蒂5月2日說,孤獨是美國公共健康面臨的新威脅,由此造成的健康隱患不亞于每天吸煙15根,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不可替代。
公共衛生局當天發布的報告說,近半數美國成年人感覺孤獨。調查顯示,近幾十年來,美國人與家庭成員、社區組織和宗教團體的交往逐漸減少,感到孤獨的人越來越多。據美聯社報道,過去60年來,美國“單人戶”數量翻了一番。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種狀況進一步惡化。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人平均每天與朋友相處20分鐘,而近20年前,這一數據為60分鐘。與其他年齡段相比,15歲至24歲青少年的孤獨狀況尤其嚴重。
美國公共衛生局報告說,孤獨令死亡風險上升近30%,人際交往較少的人中風和心臟病發作風險更高。孤獨還會增加患抑郁癥、焦慮癥和早老性癡呆癥的風險。穆爾蒂說,與孤獨相關的致死風險甚至超過肥胖,與日均吸煙15根相當。
穆爾蒂因此呼吁雇主、學校、技術企業和社區組織想辦法讓人們增加人際交往。一些人認為技術進步加劇了孤獨問題。報告引用一項研究結果說,相比每天使用社交媒體不到30分鐘的人群,每天使用社交媒體2小時甚至更多的人群感覺孤獨的可能性會翻倍。穆爾蒂說,無論什么都不能取代面對面的人際交往。
悲傷孤獨比吸煙更加速衰老?
無獨有偶,去年一個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與吸煙相比,悲傷和孤獨等脆弱的心理更能加速衰老。這意味著任何抗衰老方法都不能忽視心理因素。相關研究已經發表在《老齡化》雜志上。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我們都知道情緒難以量化,但是吸煙可以量化,通過對比觀察難以量化的情緒和容易量化的吸煙對于衰老的影響,才發現原來糟糕的情緒比吸煙更容易讓人衰老。
這項研究測量了孤獨、不快樂或睡眠不安對衰老速度的影響,并發現它是實質性的。這里的衰老不是自然年齡,而是生理上的檢測,也就是生理年齡。
越是焦慮越要吸煙
回到吸煙的話題,事實上吸煙不僅是因為貧窮,也因為焦慮和壓力,高收入者的現吸煙率也高達22.7%。同文化低一樣,窮只是一個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調查沒有顯示出來的就業壓力,生活壓力,以及公平感的缺失。
據中國煙草總公司在前幾年做過的一個調查顯示,農村吸煙人數兩倍于城市。城市吸煙人口約1億人,占吸煙人口總數的32.76%;農村吸煙人口超過2億,占總數的67.24%。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農村的吸煙率都顯著高于城市的吸煙率。
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抽的不是煙,而是焦慮。各國經驗都表明,煙民的多少實際上就是國民的幸福指數。
在這個復雜多變的時代,面對著疫情帶來的持續影響、經濟下滑、全球動蕩的種種殘酷現實,除了孤獨,焦慮、憤怒、沮喪、抑郁……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出口。
作為一名普通人,在當下這個時代,更需要好好調節心情,放下壓力,平時多抓住機會和親朋好友相聚,多走進自然。如果是煙民的話也不用太苛責自己,想吸煙的時候吸支煙放松一下現實帶來的壓力,只要做到文明吸煙,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在老弱婦孺附近吸煙,也沒有什么不好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