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總在尋求安逸的人,我如候鳥一般循著四季的變化尋求不同的理想棲息地。春天,郊外那兩棵大樹之間拴著的帳篷就是我的家,就著徐徐的春風抽一支小煙,是我的春季日常。如今,夏天到了,東北松花江涼涼的江風、大連海邊緩緩起伏的波浪,又在不停地召喚著我「回家」。
沒有人不喜歡夏天的東北,也沒有人不喜歡在東北抽支煙。
或許是天氣涼爽的緣故,東北永遠給人「慢」的感覺。
慢悠悠地逛早市挑選新鮮的能掐出水的青菜,漫無目的地在一條又一條地舊街道上散步,大腦放空地在江邊或海邊坐上一整天。連白云也是慢的,懶散地堆積在松花江的上空,久久不動……
在東北,抽煙也是慢的。
天下皆知,東北人愛抽細支煙。一支纖細悠長的卷煙夾在指尖,連八尺的彪形大漢也變得優雅起來。夏日的傍晚,江邊的人悠閑地抽著細支煙,任憑路人來來去去,任憑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旋轉跳躍,我自慢品這醉人的江風與悠然的生活。
細支煙能在東北長留,除了因為地域和歷史的緣故外,腔腔認為,還與人文有關。常規煙焦油含量高,煙氣也粗,抽多了總感覺口干舌燥,與「你瞅啥」「瞅你咋地」的急脾氣一碰就燃。而細支煙則不同,相對濕潤的口感與低焦油含量讓人清心靜氣,漫享美好時光。
而且,東北人具有藝術天分,這也使其與「含蓄」的細支煙更為契合。雙方一碰撞,就有許多的故事與巧妙的話語囤積在了嘴邊,只等酒杯一碰,就傾口而出。
煙支品類沒有地域之分,但細支煙天然屬于東北,是東北的外地土特產。
游客們到了東北,就會不由自主地跑去路邊小店,買上一包來自幾百、幾千公里之外生產的細支煙,然后一邊走路一邊品吸,很快就能與當地人融為一體。在東北,抽著細支煙的你,只要不開口說話,就沒人知道你是外地人。當然,東北話也很好學,與東北人混個三五天,人人都會染上東北腔。
東北不只有細支煙。
某種程度上而言,東北是細支煙的「搬運工」與「消耗者」。甚至可以說,除了長白山(777)以外,東北當地所產的卷煙更多的是以地緣上的特質化,而非細支的煙支形態,而盛名在外。
作為極具地方特色的代表地域,東北各省正在全力發展自己的產品。黑龍江省的「老巴奪」和「哈爾濱」,吉林的「長白山」,遼寧的「人民大會堂」都是屬地品牌。這些品牌深度挖掘地緣特質,打造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卷煙,比如哈爾濱(中央大街)、長白山(人參參緣)、人民大會堂((遼寧16)等,每一款煙都是一個地方景色、一個城市故事、一味人間煙火。不管是否是「宇宙的中心」,不管是否是全國潮流的生發地,東北都在努力生長,孕育無限希望。
沒有人不愛東北,沒有人不想在炎熱的夏天去東北的江邊抽根小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