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劑式許愿,只管達成,不管售后”……一句調侃再次將雍和宮推上了熱搜。從今年春節開始,雍和宮一再爆火出圈,甚至取代了西方文明中的許愿池,成為當代年輕人心中不得不去的許愿圣地。
寺廟旅行漸成風尚
雍和宮,在寺廟旅行目的地中堪稱頂流的存在。前有雍和宮香灰琉璃手串晶瑩剔透耀眼奪目,精致美麗之余還寄托著美好的祝愿:顏色不同,功能不同,從求健康、財運,到桃花、學業、事業,一應俱全,開光儀式更賦予了每一串琉璃雍和宮的靈魂,讓年輕人心向往之;后有雍和宮上香祈福有效許愿靈驗,讓素來信奉“無神論”的年輕人心甘情愿地慕名前來許下虔誠的祝愿……
雍和宮如此“香火旺盛”,其余名勝古剎也不遑多讓。除了雍和宮里請手串,寒山寺中敲大鐘,靈隱寺內吃素齋、月老殿上求姻緣、真武靈簽問前程,財神殿夢想財運亨通……等等也陸續提上了年輕人的日程。
賽博玄學已成風潮
如果肉身出門,去或遠或近的寺廟里上一炷香,求一串法器讓休閑時間酷愛宅在家里的年輕人覺得有負擔,那么敲電子木魚、盤電子佛珠、直播問卜塔羅師、來一次適合年輕人的心理咨詢——“看風水”就顯得方便快捷、直截了當。
以“電子木魚”為例,它的爆火實在是出人意料——界面簡潔甚至到有點“簡陋”,只有一個黑白的木魚圖案與彈出的“功德+1”的字樣;功能也十分單一,除了點擊木魚獲取賽博功德以外,它什么也做不了。即便如此,也有不少人還是熱衷于用它來“漲功德”。
追求精神寄托、釋放心靈壓力
不管是寺廟旅行還是賽博玄學,與其認定“年輕人真是越來越迷信了”,毋寧將其視作現實生活中年輕人的一次自我和解。人生之路,道阻且長。當代年輕人身處瞬息萬變的世界、光怪陸離的資訊之中,難免會有一些時刻,充滿無力感,想要向外求助。
在生活的重壓之下,當代年輕人更在意感官與精神層面的追求,寺廟提供的心靈慰藉正是他們的一副靈藥。寺廟旅行、賽博玄學只是在不確定的時代尋求舒適感的表現之一。它們打破了傳統佛學與現代文化之間的界限,在成為一股新的青年亞文化之時,也是對當代年輕人將傳統佛學解構之后對內心脆弱情緒的一種撫慰、一種共鳴。
其實,煙草是為數不多的能與消費者產生共鳴的快消品,它的內容包羅萬象——既有世界洋洋大觀的宏觀敘事,也有個人細膩幽微的情感體察,因此也不乏優秀的情感化敘事。
“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
“點一支煙放任其自燃,抽不完,發現我還是一直只喜歡長白山”
“人生蹉跎,抽根小磨”……
筆者不敢斷言這些品牌或產品憑借一首歌曲就能打開更廣的市場空間,甚至其與品牌本身的文化都不是十分契合,但是這些文藝作品的確能夠帶來清晰的情感演繹和打動人心的情緒價值。
“哥抽的不是煙,是寂寞”,雖然略顯古早,卻能清晰傳達“如今識盡愁滋味,卻道天涼好個秋”的意境,讓人內心有共鳴、有呼應。
當年,“炫赫門”爆火全國,應當也離不開“抽煙只抽炫赫門,一生只愛一個人”的強力助推。
同理,煙草行業要想跟得上年輕人的步伐,就要不斷升華內在價值,進行精神挖掘,與消費者產生更多的情感共鳴、心靈共振,關鍵在于,推出一個能烙刻于年輕消費者心靈之中、朗朗上口的口號才能牢牢占據消費者心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