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來說,從海外帶一些國外煙回國,不論是自吸還是送人,都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不過,要是“幾十、上百條的往回帶”就有點不尋常了,畢竟煙草制品屬于國家限制進境物品,超限額就是違規違法了。
在“海關發布”官微的文案中,煙草制品頻頻出鏡,5月份就出現近20次。盡管出入境部門三令五申,禁止超額攜帶煙草制品入境,但仍有人“頂風作案”,可見所帶產品有較高的“消費需求”,能夠獲得高額回報。
鑒于此,小編搜集了一個多月來的“海關發布”文案,整理了煙草制品的詳細情況,包括品規、數量、特性等,看看到底哪些海外產品值得冒此風險。
愛從北方城市“帶”煙入境
根據海關統計,北京、青島、大連、天津等地出現的頻率較高。近一個月來,北京海關查處了7次,青島海關查獲了4次,天津、大連也各有兩次。相比之下,南方城市出現頻率較少。當然,上述統計僅限于發布文案,畢竟不是每個案子都會發布。
以日本市場的產品為主
從發布的視頻、圖片來看,這些違規入境產品以卷煙為主,也有一些加熱產品、霧化電子煙和雪茄。從產品包裝來看,大部分都是日本生產的,其余有香港版雪茄,國產品牌的免稅市場版等。
最常見的卷煙品牌有七星、柔和七星、卡比龍、愛喜、云斯頓等,比如七星的7mg、10mg,柔和七星的薄荷爆珠、3mg、6mg、細支等,還有近兩年在國內社交媒體上火起來的卡比龍長嘴細支等。另外,還有一些非常小眾的產品,比如無嘴版PEACE,有罐裝的也有包裝的,焦油含量得在20mg以上了。
圖片來源:“海關發布”官微
除了卷煙外,加熱煙草的出鏡率也非常高,近一半案例中都有它的身影。不同于卷煙產品的“五花八門”,加熱煙草產品倒是“情有獨鐘”,只帶iQOS的配套煙支——TEREA和HEETS,iQOS在加熱領域的影響力還是沒得說。
此外,來自香港等地的古巴雪茄和免稅市場的國產卷煙也有多次出鏡,都是大陸市場特別流行的品規了。
除了嚴防死守
還要適當滿足需求
走私的動力源自市場需求。需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以形成固定的產品消費習慣,就喜歡海外市場的某個產品,在國內市場搞不到,只能求助于代購、走私;
二是來自于獵奇心理,沒見過、沒嘗過國外的煙草產品,陌生的外文包裝、未曾嘗試的口味,都能帶來一些新鮮感,比如前些年的雙爆珠產品、果味產品(藍莓、柑橘等),都有很高的關注度。
對于這兩類需求,除了靠海關、專賣等部門的嚴防死守外,如果國內市場能提供類似的合法產品,或許代購、走私的市場會越來越小,能夠減輕監管部門的壓力。比如,今年果味、花香等復合口味產品紛紛上市,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對果味外煙的需求。
最后,還是要提示下想要“帶”煙回國的朋友,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行李物品監管辦法》等規定:
1.進境旅客在行李物品總值不超過免稅數額的前提下,可免稅攜帶香煙(含加熱卷煙)400支,或者雪茄20支,或者煙絲500克;
其中,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進境的旅客,可免稅攜帶香煙(含加熱卷煙)200支,或者雪茄10支,或者煙絲250克。
2.旅客進境可免稅攜帶電子煙煙具2個,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或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產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6個,合計煙液容量不超過12毫升;
其中,自香港、澳門進境的旅客可免稅攜帶電子煙煙具1個,電子煙煙彈(液態霧化物)或煙彈與煙具組合銷售的產品(包括一次性電子煙等)3個,合計煙液容量不超過6毫升。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