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進行銼削的劉春偉?天津卷煙廠 供圖
我是上海煙草集團天津卷煙廠一線車間的維修工人。當初,通過了車間選拔成為了維修工,于是開始跟隨師傅學習鉗工這個工種,至今已經7年了。提及鉗工,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認為沒有什么用,有的人甚至會說:“都什么時代了誰還學鉗工啊?又臟又累,還不如學數控加工!”要知道,手工才是鉗工的主要加工方式。鉗工雖然使用的工具簡單,但是多樣性強,適應度高,能完成某些加工中無法完成或難以進行的工作,在當今加工業發達的時代,鉗工雖然落后,但也是取代不了的工種。
△看似簡單的工件制作起來卻不簡單?劉春偉 圖
想要做好鉗工也并不簡單,不僅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充足的體力,更需要有靈活的頭腦。和學習許多技能相似,學習鉗工也是先學習理論知識,再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師傅用獨特的講課方式,向我們講解用鋸切割的過程要怎樣操作,需要注意什么。在聽講過程中,我除了努力領會師傅所傳授的知識、認真記筆記外,還反復詢問不懂的部分,直至全部弄清楚為止。我認為這樣既是對師傅負責、對車間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學習完相關理論之后,便是上手實際操作訓練了。實際操作要求從一塊厚鐵上鋸下一個方塊,并且要在規定的尺寸范圍內將其打磨平整,使之棱角分明。很多人都曾經鋸過木頭,感覺不是很費力,我也是因此設想著要制作的鐵方塊應該不會很費力。事實卻證明我想得簡單了,花費了1小時的時間,竟然也不一定能鋸下1厘米……
從此我才了解,鉗工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訓練時卻是枯燥又辛勞的,極其考驗體力與耐力。時常一站就是一天,而且要保持一個動作不變。拉鋸或推銼,還要求操作者具備如同馬一樣穩健的腳力。一整天下來腰酸背痛,卻可能連一件活都干不完,甚至還會有報廢的可能。
△劉春偉制作的配合件?劉春偉 圖
如果不想報廢,那就需要考驗腦力了,我剛開始學做工件的時候,彎著腰、躬著背,累得滿頭大汗,手上還會不時地出現一些紅色的“圖案”。想把料鋸成一條直線,卻偏偏鋸得歪歪扭扭不成樣子,還崩斷好幾條鋸片。有時候,怎么端都端不平銼刀,往往都是一邊高一邊低,把一邊銼下去,另一邊尺寸又小了;好不容易把尺寸弄好了,表面粗糙度又不行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與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就越來越煩躁。??
△劉春偉的興趣小制作:起子?劉春偉 圖
后來經過師傅的講解,才知道自己的加工姿勢和部位均有錯誤之處。經過調整以后才算慢慢進入了狀態,但還是漏洞百出:一會兒忘記尺寸公差的控制,一會兒又忘記了平面度、垂直度的協調。最后經過師傅耐心地指導和分析以及自己的思考,在各方面都作了調整后,當我把一個符合圖紙要求的工件做出來時,頓時覺得付出總有收獲,所流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事實證明,做好鉗工,不僅要反復測量和反復驗證,膽大心細那也是必須條件。就像做工件的時候,如果下料鋸時不盡量留小余量,推銼有時候就需要費上幾倍的時間和精力才能把工件做好,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鉗工必須具備“膽大心細”的特質。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自學習鉗工以來,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通過學習鉗工,我收獲了很多。這個過程雖然付出了許多時間和汗水,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掌握了鉗工的核心技巧,也品嘗到了學習一項技能的苦與樂。對于我來說,最享受的就是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一來可以練習鋸銼,二來可以欣賞自己的作品,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
△劉春偉因興趣而制作的菠蘿去眼夾?劉春偉 圖
車間里有著“車工是偉大的,鉗工是萬能的”的說法。鉗工并不是簡單的磨和銼,磨和銼只是基本功,鉗工鍛煉的更是人的意志。本著工匠的精神與執著,再加上這些年的不斷鍛煉與努力,如今,我已可以坦然地說:“在煙廠車間里,鉗工制作,我最拿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