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本文針對湖南省邵陽煙區烤煙品種K326在育苗、大田和烘烤期間的表現和存在的問題,結合邵陽煙區煙葉生產實際,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栽培管理和烘烤措施,以為生產優質煙葉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關鍵詞]:湖南;邵陽;K326;品種;種植技術
K326品種是美國選育的優良烤煙品種,至今已有30多年歷史,其引進中國后,在云南、貴州、四川和湖南等多省份種植,表現出優良的特性。在湖南,K326成為濃香型煙葉的典型代表品種,也是各工業企業喜歡的優良品種。近幾年,湖南省邵陽煙區大面積推廣K326品種,2014年全市K326的種植面積達53%以上,已成為邵陽煙區的主栽品種。但是在實際生產中,部分煙農由于對該品種認識不清,導致栽培和烘烤環節出現問題,損害了煙農利益,也增加了工業調撥難度。為切實發揮K326濃香型品種特點,種植出工業喜歡、煙農增收的品種,現特對K326品種特點和栽培烘烤技術進行探討。以改善K326品種煙葉等級質量結構,切實提高煙葉成熟度和上部煙葉可用性,實現煙農、企業、政府多方共贏。
1 K326品種表現和存在的問題
1.1品種表現
K326煙株早生快發,田間生長健旺,營養均衡,葉片發育充分,株高90-100cm,莖圍8-10cm,單株留葉數20片左右,采烤16片左右,株型腰鼓型,煙株大田長勢平衡一致。對光照要求嚴格??竞鬅熑~厚薄適中,結構疏松,彈性好,顏色以橘黃色為主,色澤均勻飽滿,油分足。煙堿含量1.5-3.5%(±0.3),總糖含量15-25%,還原糖含量12-22%,淀粉含量5%以下,鉀離子含量大于2.0%,氯離子含量0.3-0.8%,化學成分協調,工業配伍性強,是非常理想的主料煙葉。濃香型風格特色突出,勁頭適中,雜氣少,刺激性小,吸味醇和,余味舒適,燃燒性好,灰分灰白。優化煙葉結構后畝產量110公斤左右,上等煙比例60%以上,上中等煙比例達到98%以上。
1.2存在的問題
不耐旱,不耐寒,遇冷空氣易發生冷害,易早花。葉片較厚,變黃稍慢,較云煙系列品種烘烤難度大,上部葉烤后易掛灰,對鮮煙成熟度要求高,對烘烤技術水平要求高,導致煙農對該品種的接受程度比較低。低抗黑脛病、青枯病和病毒病,較抗氣候斑點病。由于其株型矮,葉間距短,群體內透光性較差,今年的陰雨、光照少的氣候條件對其生長很不利,影響其特性的正常表達。
2 栽培技術要點
2.1區域田塊選擇
針對K326品種喜光、熱、水的特點,應選擇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熱量條件好的壩區、河谷區域栽種,尤其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區域種植,煙葉品質更加理想;種植田塊要土層厚、肥力足,最好是水田、砂壤地,杜絕秋發地種植,同時進行輪作、深耕。植煙地要遠離污染源,杜絕在土傳病害嚴重、礦毒田、低洼地、易被水淹的地塊和前作為茄科、葫蘆科作物或菜園的土地上種植烤煙。宜選擇小氣候倒春寒不明顯、有利于煙株早生快發的植煙區。
2.2翻耕、起壟
12月底前完成翻耕曬坯,翻耕深度20cm以上。翻耕后根據地下水位高低、水源狀況,適當開設好畦溝、腰溝和圍溝,腰溝和圍溝要比畦溝深10cm,利于灌溉和排水。推行二次翻耕,杜絕一次性翻耕起壟。在第二次翻耕后2月底前搶晴天完成整地起壟。壟體質量要求高大飽滿,表面平整,土壤細碎,壟體高度不低于30cm,稻田行距1.2m,旱土行距1.1m。煙壟的走向要按照地形合理安排,一般煙壟的走向要順著當地經常出現的風向進行上壟,利于加快煙田內空氣流通。
2.3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2.3.1播種時間
要求12月20-25日期間集中完成播種工作。
2.3.2育苗方式
全部實行“漂浮育苗”。前期注重出苗管理,播種后灑水要充足均勻,使出苗整齊;中期要加強苗棚溫濕度管理和及時間苗、定苗,使煙苗生長健旺,實現苗足苗齊;后期要適時斷水脫肥煉苗,使煙苗健壯,適時移栽。
2.3.3成苗標準
苗齡70-80天,多白根,莖高6cm以上,莖圍2cm左右,莖桿柔韌性強;8-9片真葉(7葉1芯至8葉1芯),葉色正綠,無病健壯。
2.4合理密植,適時移栽
2.4.1移栽密度
實行三角定苗的栽培方式,水田栽培密度為1.2m×0.45m-0.5m,畝栽1100株左右;旱土及高岸田栽培密度為1.1m×0.5m,畝栽1200株左右。
2.4.2移栽時間
移栽期低海拔煙區選擇在3月15-20日左右,新寧高橋、隆回巖口等高海波山地煙可推遲到4月初集中移栽。移栽周期要盡可能縮短,以煙站為單位盡可能3天內移栽完畢,以縣為單位盡可能7天內移栽完畢。根據天氣情況適時移栽。
2.4.3移栽方式
移栽時要做到“三帶”,即“帶藥、帶肥、帶水”。藥劑為蝸克星,預防蛞蝓、蝸牛類軟體動物咬食煙苗;肥為提苗肥,可以摻入定根水中一起使用。移栽操作要精細:一是保持壟體濕潤;二是采用大穴深栽,定植深度以煙根連同莖的2/3植入土中為宜;三是穴口要用細土封嚴實,保證煙苗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澆足定根水,提倡采用“二封土,一澆水”的移栽技術,即先栽苗培土,再澆水,水下滲后再培土。由于K326品種對冷害很敏感,邵陽煙區在移栽后氣溫回暖慢,移栽后要及時蓋膜,以保溫、保肥和保水,預防早花。
2.5肥水調控
K326品種施肥量中偏高,喜鉀、喜硝態氮;邵陽煙區全面推廣“發酵餅肥+專用基肥+專用提苗肥+專用追肥+硝酸鉀/硫酸鉀”的施肥模式,每畝增施發酵餅肥20kg。中等肥力土壤按畝施純氮6-8kg,N:P2O5:K2O=1:1:2.5-3,按養分配比平衡施肥。追肥采用兌水澆施,移栽后25天內分兩次澆施效果最好,追肥最好選用硝酸鉀(滿足該品種喜鉀、喜硝態氮的特性),確保煙株早生快發,健壯生長,提高抗病毒病能力。生產中要注意指導煙農勿過量施肥,否則易產生黑爆煙。
K326品種不耐旱,水分管理要注重防旱:還苗期土壤含水量應達到最大田間持水量的70%-80%,伸根期保持60%,旺長期70-80%,特別是打頂后整個成熟期的土壤要保持濕潤,有利于上部葉開片和煙葉成熟,成熟期相對含水量以65-78%為宜,若此期發生干旱,要及時灌溉,否則上部葉開片不好,難以烘烤。大田前期若降雨過多要進行清溝排水,促進根系發育。
2.6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一般一起進行,目的是除草松土,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可根據大田生產情況分三次進行:
第一次在還苗后(栽后10天左右)進行淺中耕小培土,目的是保墑保肥,促進煙苗早發。
第二次煙株進入團棵前期(約栽后25-30天)結合施肥進行大中耕高培土。要求:近鋤淺、遠鋤深、除凈雜草,疏松土壤,培高培滿壟體,使泥土與莖桿緊密接觸,培育雙層根系,同時摘除近地的1-2片老腳葉,提高旺長期肥料利用效率。
第三次大培土在打頂前進行,除凈雜草,摘除近地的1-2片老腳葉,將壟溝的泥土刨松培到壟體煙株周圍,進一步加高壟體,以利于不定根的生長,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煙葉耐熟性,防止早衰。
2.7病蟲害防治
重點防治花葉病、赤星病、黑脛病、青枯病及蚜蟲,全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實行統防統治,進一步加大黃板誘蚜、太陽能殺蟲燈、性誘劑等生物物理防治技術的應用。農業防治要在輪作基礎上,搞好田間衛生,規范農事操作,提高煙株抗病力;物理防治采用殺蟲燈輔以人工捕捉;化學防治則要準確把握施藥適期、方法及用量,提高藥劑防治水平,嚴格農藥安全間隔期,禁止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2.8適時打頂,合理留葉,控制株型
K326品種打頂要特別注意兩點:一是不能低打頂、早打頂,否則煙株就會成倒寶塔型;二是要全面推行二次打頂。打頂前要及時清除近地1-2片老腳葉并中耕培土。應根據實際情況“看天、看地、看煙”打頂,選擇在晴天進行,同時根據土壤肥水條件及煙株營養狀況,正確判斷煙株生長發育趨勢,合理留葉,控制株型為“腰鼓型”。通過適時打頂,調整煙株肥料消耗,使煙葉能開片、能落黃。要通過打頂控制K326品種發育過度,改善上部煙葉烤性。
2.9成熟采收
采收K326煙葉成熟落黃程度比云煙87高一個檔次。在采收過程中,視成熟情況適當推遲中、上部煙葉的采收期,要全面推行上部頂葉優化結構后4~6片充分成熟一次采收。采煙、編煙防止日曬或機械損傷,減少日灼傷煙或青痕煙。
下部葉:下部葉要適時早采。下部葉在褪綠轉黃,以綠為主時為最佳采收時機,實現下部葉在烤房變黃,推廣下部葉在打頂時采收烘烤,控制葉齡期50天左右。
中部葉:中部葉要求正常成熟采收,外觀表現為青黃各半。下部葉采后一般要???天左右等待中部葉的成熟,再進行采摘。中部煙葉的成熟要具有明顯的成熟特征,一般控制葉齡期70-80天。
上部葉:上部葉要充分成熟采收,提倡上部葉優化結構后4-6片葉待全部成熟后集中一次性采收。上部葉成熟時的田間表現為黃燦燦、亮堂堂(成熟特征:葉耳變黃、茸毛脫落、主脈支脈全白發亮),一般控制葉齡期80-90天。
3 烘烤要點
K326品種烘烤時要注意變黃期提高變黃程度(葉背變黃),凋萎期提高凋萎程度。
從表1中可以看出,K326品種失水速度較慢,那么在實際烘烤中,在設置烘烤參數時建議定色期濕球溫度降低0.5-1℃,以促進失水與定色協調。
在烘烤中,要全面推行“中溫中濕延時增香”密集烘烤工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