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航標,是企業取得長足發展的生命線,是現代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煙草企業內部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如何確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航標,解決思想政治工作難做,老辦法不靈,蠻辦法不行,新辦法不明的問題,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者長期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的深入調查研究,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內容、方式、方法,達到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員工的理解與支持,達到鼓舞士氣,順應改革之目的。
1. 背景
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是在國家煙草專賣局、云南省局(公司)的正確領導以及相關卷煙工業企業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復烤企業改革總體要求由8家打葉復烤企業重組整合后組建成立的打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下設10家非獨立法人機構的復烤廠,分布于云南省7個州(市),共10條打葉復烤生產線,年設計加工能力540萬擔,實際加工能力800萬擔左右,共有員工1319人。基層員工接近90%,平均年齡40歲以上。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和改革的深入,行業干部職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也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不斷創新,克服形式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擺“花架子”的做法,跳出陳舊的思維模式,改變觀念,開拓思路,強化創新意識,大力推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使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2.基層員工思想狀況
2.1訴求多樣、各自為政。基層各員工群體狀態不一,“老員工”求穩,害怕企業改革發展觸及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通過“老人老辦法”保持現狀不變;“新員工”求變,希望通過改革發展縮小自己付出與所得待遇的差距,自身擁有更大的發展和提升空間;“大學生”求換,尤其是在一線崗位工作的大學生,認為自我價值實現機會不多,若有更好的就業機會便“跳走”;“一線員工”求輕,倉儲分選、生產加工一線員工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較大,希望通過改革改善工作狀況;“機關員工”求公,希望崗位職責、定位、考核等更趨向科學性和公正性。
2.2 盲目取證、形形色色。基層員工害怕失去崗位,過分追求“文憑熱”“取證熱”,而綜合素質不一定得到提高。這一點很多員工都了解,但低學歷,手無證的苦惱已經伴隨了他們很長的時間。面對社會上拿文憑、取證的熱潮和客觀上某些崗位唯“證”非屬的現實,誰不為之心動?不管有用無用,先拿到手再說,這成為多數人心里上認同的觀點。造成他們付出了努力,占用了時間,花費了大筆的費用,文憑、資格證是拿到了,卻對自己對企業沒有帶來半點促進作用,工作還是老樣子,就這些“文憑”及很多“資格證”而言,依然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2.3渴望理解溝通、希望出彩機遇。基層員工迫切需要理解,爭做企業的主人。員工和領導同樣都是企業的主人,大多數基層員工本著服務于企業,一切都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恪盡職守,努力工作,踏踏實實地做人,希望出彩機遇。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領導應該放下架子,傾聽職工的心聲,同樣的環境,有著不同的需求,但首先是尊重和理解。我們需要構建和諧的社會,更需要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社會在進步,但同時一些陳舊的、腐朽的社會風氣,已經悄然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慢慢復活滋生。這極大地阻礙了企業同心協力求發展的步伐,有損于企業形象的樹立。國有企業要旗幟鮮明的抵制這些歪風邪氣,要讓員工能夠得到尊重和理解,他們與管理層之間不應該僅僅是領導和員工的關系,理應成為戰友的關系,相互依靠,相互理解,共同為企業的發展而努力。
2.4依靠企業,寄予厚望。大多數基層員工把希望寄托于企業。企業是基層員工的希望之所在,他們愿意為企業的發展不懈地努力。他們所做的工作都很辛苦,同樣都很努力。他們也知道如果不是在煙草企業里,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也不會獲得現在這種令社會上其它企業部門羨慕的待遇。所以說企業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的生活不斷躍升的希望之所在。每一位基層員工也將不斷地完善自我,最大限度地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發自內心希望企業好,他們才會與企業共同發展。他們將時刻關注在線產品,最大限度滿足顧客的要求,并不斷地去鉆研和掌握設備的性能,最大程度地去利用現有的設備,創造更多的財富。
3.存在的問題
3.1認識存在偏差。在一些企業,一些同志認為思想政治工作一則多余論:占時間、費人力、耗錢財,礙手礙腳,“思想政治工作讓路、企業改革順路”。二則無用論:認為市場經濟是金錢經濟,只要有利益導向、金錢刺激就行了,企業轉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是圍繞經濟效益轉,思想政治無足輕重。在對員工的教育中,也存在兩個誤區。一是領導和政工干部比群眾高明,說教灌輸,“我講你聽”、“我打你通”,只有政工干部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體,其他人員都是對象。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門和政工干部的事,與其他部門和人員無關,孤單奮戰,甚至與企業生產經營“兩張皮”,由于這兩個認識誤區的存在,使我們一些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路子越走越窄,效果越來越差。
3.2具體工作“硬軟不均”。有的企業領導認為,生產經營工作是企業的“硬實力”,是實實在在可以量化考核的硬指標,而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軟實力”,沒有量化指標考核,彈性比較大,片面認為“黨建工作是務虛的,抓好抓壞無所謂”,甚至有個別領導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當成了累贅,缺乏重視和真抓實干,表現為對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安排部署少,監督落實欠缺,加上企業里的黨務干部基本上都是兼職,往往以行政業務工作太忙脫不開身為理由,導致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實不到位,給企業的基層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
3.3思想教育缺乏“針對性”。復烤企業基層正式工少,而日常工作多,工作重點基本放在安全生產、質量提升、客戶服務、財務預算、設備管理等方面,大家一門心思忙于生產經營“硬任務”,忙于應付績效考核,而忽視了思想保障“軟實力”,淡化了“兩手抓、兩手硬”的責任,謀劃和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時間、精力減少,調查研究出現空缺,思想教育脈搏把握不準,沒有針對性地觀察和體會職工的所作所為,不知職工所思、所想、所求。對諸如崗位調整、收入分配等影響的職工切身利益問題,在政策引導、形勢教育、矛盾化解和思想穩定上動腦子、邁步子主觀能動性不強,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3.4 “融入中心”情感不到位。一是缺乏“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認識,缺乏具體性分析,形成了一刀切。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對工作對象的研究沒有準確把握住青年與中年、黨員與群眾、科室員工與一線職工等各種不同層次的群體差別。不能做到區別對待,不能準確把握需要與服務的關系,切合實際的感情融入缺失。二是缺乏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結合。對職工期盼的生活質量的訴求,以及在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時,沒有很好地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導向相一致,在大力倡導奉獻精神的同時忽視職工的精神追求與合理的物質追求,割斷了個人命運與單位興衰的聯系,只要付出的“精神戰”傷害了職工的工作激情。三是缺乏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氛圍。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要靠廣大職工去干事業。但一些站隊一味嚴字當頭,只講從嚴管理、無暇顧及寬松工作環境和良好人際關系創造,把為職工辦好事、辦實事,幫助職工排憂解難的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看作“業余”事情,平常不思考、遇事不分析,出事找客觀。
4.對癥下藥,找準切入點,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
4.1方法創新、務求實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各項業務活動都發生了新的變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任務、內容、渠道和對象也隨之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必須創新和改進。總的來說,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六種方式方法”上求創新。(1)教育疏導法。利用黨的政策和光榮傳統,積極開展正面教育,使職工分清正誤,分清是非,樹立正確的思想。對干部職工反映的思想認識問題,要通過耐心說服和積極疏導去解決,做到循循善誘,啟發覺悟,形成共識。(2)感情投入法。要帶著感情去做好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情感人,關心、愛護、體貼職工的冷暖,把企業黨政的溫暖送到職工家中,把工作做到職工的心坎上,增進感情,增強凝聚力。(3)領導帶頭法。企業領導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就是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4)談心交心法。在干部與職工中采取謙虛、誠懇、耐心的態度,開展談心交心活動,溝通思想,交流感情,消除隔閡,增強團結。(5)典型激勵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運用先進典型影響和激勵職工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在企業中要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引進先進經驗,用先進典型的模范事跡和高尚精神境界感染企業全體干部職工,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形成比學趕幫和激勵向上的氛圍。(6)活動推進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想貼近職工,貼近工作,貼近生活,就要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通過舉辦座談會、技能競賽、參觀學習;通過板報宣傳、家訪慰問、電話問候;通過文體娛樂等多種多樣的活動載體,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創造更多的思想交流機會,使職工精神進一步充實,思想進一步升華,工作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提高。
4.2機制創新、齊抓共管。一是健全以黨組織牽頭,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機制,并形成層層有人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培養和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兼職相結合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隊伍。要選拔培養一些德才兼備的中青年干部,充實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并在中層業務骨干中,大力推行“一崗雙責”,既抓業務經營,又抓思想政治工作,兩手抓,兩手硬,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