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新聞網報道 近日,河南嵩縣動用百萬資金從煙農手中低價收購大量煙葉后集中銷毀,引發社會廣泛猜忌。有村民抱怨說,政府一方面鼓勵農民種煙,一方面將農民手中的煙葉以極低價格收購后集中銷毀,這不是坑農是什么?對此,官方解釋說,集中銷毀的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劣質煙葉,集中收購后集中銷毀,也是一種行業惠農新策,目的是減少煙農損失,保護煙農種煙積極性。
據了解,不久前,嵩縣田湖、閆莊、黃莊、酒店、舊縣、何村等多個鄉鎮煙站,將農民手中大量的煙葉集中收購后集中銷毀,有的鄉鎮用焚燒方式銷毀從煙農手中收來的煙葉,有的鄉鎮則將收來的煙葉直接扔到垃圾場填埋。當地村民告訴記者,盡管各鄉鎮收購煙葉的方法略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銷毀。
一煙農對記者說,種一畝煙葉不算勞力,包括煙苗、化肥、烤煙等等在內最低費用也得四五百元。正常情況下,煙葉的收購價是每斤8至10元,一畝煙毛收入2500元左右,扣除相關費用后,一畝地可收入1000元到2000元,現在聽說按三四毛錢一斤收購,不及正常價格的20分之一,實在是虧大了。
據了解,1984年,嵩縣被河南省定為適宜種煙區,其后煙葉種植得到大力發。目前,全縣煙葉種植面積保持在200萬畝左右,正常年份的煙葉收購量在500萬斤左右。
12月29日,嵩縣煙草局煙葉科科長康遂政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嵩縣煙草局煙葉收購量為360萬斤,與正常年份相比少了100多萬斤。煙葉收購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氣候因素,今年前期長時間無雨,導致煙葉生長不旺,后期連降十幾天雨導致煙葉品質下降。
康稱,此次嵩縣煙草局斥資101萬元,集中收購銷毀的煙葉有110多萬斤。這些被銷毀的煙葉行業內叫“灰糟片”,是沒有使用價值的廢煙葉。
康遂政告訴記者,其實每年都有這種沒有使用價值的廢煙葉,只是量沒有今年這么大。過去廢煙葉都是由農民自行銷毀,煙草局并不收購。今年因煙葉大面積受災,為保護農民種煙積極性煙草部門專門出臺了這項行業性保護政策,將農民手中的廢煙葉以每斤0.9元的價格收購后集中銷毀。“錢這兩天就會發下去,有關三四毛錢一斤收購價的說法應該誤傳。”
嵩縣煙草局辦公室張主任對記者說,當前煙草市場依然很好,不存在銷路不暢的問題,希望來年煙農們繼續種好煙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