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方城消息 2014年12月27日—12月30日,河南省方城縣煙葉產業領導小組組織縣政府煙辦、縣煙草公司會同各植煙鄉鎮人民政府煙辦室及煙站對2014年煙葉種植效益和2015年種植意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專項調研。
??? 據了解,此次共調查8個植煙鄉鎮的120戶煙農,占植煙總戶數1888戶的6.35%,涵蓋2014年植煙面積3520畝,占2014年總植煙面積4.2萬畝的8.38%,煙葉平均單產為122.45公斤/畝,平均畝產值為2904.94元/畝。當前形勢下該120戶煙農2015年種植意向面積為2700畝,較2014年種植面積減幅為23.29%。據此推算,2015年全縣煙葉種植面積大致維持在3.2萬畝上下。調研結果和分析如下:
一、效益普遍降低
由于2014年遭受嚴重的病害和長時間旱災及局部風雹災害,煙葉產量相對較低,種植效益普遍不高,煙農懷有的較高期望值目標沒有達到預期,利益驅動直接影響到2015年煙農植煙積極性,特別是植煙大戶由于管理投工和抗旱防病大幅度投入增加,生產效益相對較一般種植戶更低。
二、限制和拒收低下等煙
2014年煙草公司根據工業企業需求,在收購過程中限制甚至拒收低下等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煙農效益降低。
三、收購主觀因素大
收購中普遍存在先緊后松問題:開始時候制訂并執行單磅日收購量上限,對于交售煙葉挑三揀四,導致部分煙農產生疲憊厭煩心理,超過了其本身心理的承載能力,隨便交售了事;后期收購計劃不斷追加,一定程度上演變為搶購大戰,等級質量標準把握上大為放松,不乏此時有人渾水摸魚而以次充好。因此,在收購整個過程中等級標準的把握上主觀因素影響太大。
四、收購標準存在誤差
煙葉收購過程中,收購人員過于重視煙葉長度、殘傷等控制因素在定級中的重要性,往往忽視煙葉成熟度、身份、油分等品質因素的重要作用,今后需要煙草工商企業加強引導與培訓。
強烈建議:改變現有依靠人員眼看手摸的傳統定級模式及辦法,盡快研究試行煙葉收購定級科學辦法,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因素在定級中的干擾,并建立卷煙工業企業需求等級和結構質量控制培訓常態化制度,彌補收購制度的缺陷,切實促進煙葉可持續發展。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