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河南消息 有著煙農、菜農“雙重身份”的唐廣才,是河南省社旗縣太和鎮范樓村人。這幾年靠種植煙菜輪作,邁上了小康生活,日子過得踏實,己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種煙種菜“雙農”技術能手。
當煙農:學技術 肯吃苦
2015年已接近60歲的唐廣才,是范樓村郝郝有名的“文化人”,老牌高中生。能說會道,精明能干,干啥都認認真真,善于在村民中顯得本亊大,還被村民們親切地公認為是個“大能人”。
過去,范樓村是個種糧食主產區,從沒有種過煙。2008年冬,該縣煙草公司新規劃的煙田輪作示范區,將范樓村劃為煙葉生產連片區,集中了300多畝耕地統一種煙,唐廣才聰明的很,一下子看中了發財的時機,他笫一個報名要承包50畝煙地,從此當起了煙農。
當初,縣煙草公司承諾,在煙葉連片示范區內種植煙葉,由公司統一對煙地進行機耕、起垅,統一建設育苗大棚,集中供煙苗,在煙地統一打機井,實施灌溉配套,統一建設煙炕,統一修路開挖溝渠等,還在煙田使用化肥、農膜、農藥、機械等給予優惠補貼,并派駐生產技術員進行免費全程指導。頭腦靈活的唐廣才,更覺得種煙有利可圖了,只要自己投入土地租賃費,雇工干活費,生產管理費,炕煙原料費等,種煙一定能輕松賺錢,至于技術問題,有煙草公司的支持幫扶指導,還何愁種不好煙。這是唐廣才得出的種煙結論。
于是,唐廣才積極鉆研種煙技術,刻苦勤奮,吃苦耐勞,一項一項技術從頭學起,凡煙草公司舉辦生產技術培訓班,他主動參加,不懂的就問,不會的就向技術人員領教,耐心學習,還經常往村里的“煙草書屋”跑,向書本上學,鉆研煙田施肥,病害防治,田間管理,采收烘烤等先進的科學技術,并把聽到的、學到的、看到的生產知識,運用到生產的實踐中,按技術要領進行生產環節操作,從不含糊,精心種煙,攻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牢牢掌握住了種煙的各種技術,成為種煙的技術明白人。
唐廣才種煙技術水平提高后,種煙的膽子一年大一年,由剛開始時,年種煙50畝,慢慢滾雪球,80畝、100畝、150畝,這近三年,每年200多畝以上,種煙效益也隨之翻番,去年他畝效益達3400多元。“我種煙致富,掙的是技術錢。”唐廣才說。
當菜農:巧經營 地不閑
按理說,從春種到秋收,大半年時間種煙就夠辛苦了,況且,種煙的收入也不少,該滿足了,但土地閑住,是個浪費,如何發揮土地的效應,唐廣才又搞起了煙菜輪作,上半年當煙農,下半年當菜農。
從2010年煙葉收獲后,唐廣才開始利用閑置煙地種植蔬菜,這幾年先后在煙地內種植過白羅卜,大白菜、包菜、娃娃菜和大蔥等,對煙地進行巧經營,每年的8月初,他根椐市場上蔬菜信息,決定啥菜賺錢種啥,實行煙菜輪作,既減少了煙地的浪費,還增加了收入。煙地種菜水澆條件好,還能將種煙時的肥力,充分發揮到蔬菜上,增加菜的產量,又不影響來年種煙,兩全其美。
唐廣才很會算計土地的經濟帳,一畝煙年收入3000多元,一畝菜平均再收入500多元,等于把租賃土地的費用賺回來了,種煙收入就是凈收入。“當農民要一天到晚有活干,整天忙忙活活,過得才踏實,靠自己的雙手致富,我心里高興。”
唐廣才去年種植的“娃娃菜”,這幾天正是收獲期,眼看著大車小車向外運,唐廣才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他說:“誰讓咱自已找活干,累點沒啥,就是還顯菜價低,賺錢少。”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