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三門峽消息 在2007年7月召開的全國煙草專賣局長、公司總經理座談會上,姜成康局長代表國家局黨組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動傳統煙葉生產向現代煙草農業轉變。這一號角的吹響,拉開了三門峽市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的序幕,而作為現代煙草農業重要標志的田間機械化隨即也被濃墨重彩地寫進了三門峽市煙葉生產發展進程。
機械化引進,一石激起千層浪
蒼天厚愛,自然垂青,造就了三門峽煙區優越的生態條件。“全國優質烤煙最適宜區”、“河南省名牌農產品”稱號、河南省“煙葉質量信譽提升年活動”一等獎等一個個金燦燦的獎杯是對這片沃土的最高褒獎。然而,隨著煙草產業的不斷發展,各種矛盾逐漸凸顯,基礎設施落后,種植集中度不高,土地流轉困難,用工成本偏高,特別是城鎮化的加快,加速了農村勞動力流失,使勞力資源成本成倍增加,使煙葉生產比較效益下降……這些已成為制約三門峽市煙葉快速發展的瓶頸。
“建設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戰略的提出恰逢其時,為行業煙葉生產發展指明了方向,而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均以農業生產實現機械化為前提。由此可見,引進機械化,是三門峽市煙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但是如何引進,需要做哪些工作,近幾年這兩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抓煙區建設煙葉人的腦海。作為豫西丘陵山區,煙田分散、道路崎嶇、煙田坡度大是阻礙機械化引進的首要障礙。為了順利走機械化之路,首先應滿足道相連、路平坦、田連片、煙集中的基本機耕條件。因此,三門峽煙葉人多措并舉做鋪墊。與機耕路建設相結合,大修方便機耕操作之路,煙田機耕路已累計400公里;與提高煙田規模化相結合,大力整合適合煙機操作的大片煙田,全市50畝以上的集中連片1066片、面積16.2萬畝,其中千畝以上的連片12片,面積1.6萬畝;與土地整理相結合,加大煙區土壤平整改造力度,為機械化作業提供便利條件,已完成土地平整1.1萬畝。
然而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不是獨立的、孤立的、也不是隨意所想的,而是要與農藝相結合、與農藝的各個環節相配套,農機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農業。如何使農機與煙區煙葉種植農藝完美融合?喜鉆研的三門峽煙葉人一直積極實踐著……成立農機推廣領導小組,明確目標責任,制定優惠政策,加大對煙草農機專業化服務的補貼,引導機械化應用,通過行政方法促進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全市建立多層級的煙葉生產機械化作業示范區,示范點12個,以點帶面,梯度推進,通過示范帶動促進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在農機應用的關鍵環節,及時召開現場會,組織種煙大戶、骨干煙農進行現場觀摩,提高對機械應用的認知度,營造推進煙葉生產機械化的良好氛圍,通過宣傳聯動促進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實踐證明,這些方法對于推進三門峽市機械化進程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滿足機耕作業的客觀條件有了,發展機械化作業的信心足了,他們按照“全程覆蓋、科學配置、先易后難、單元實施、有序推進”的總體思路,積極推廣應用適合我市煙區的通用機械和成熟煙草專用機械。2010年投資65萬元購置農機186臺,2011年投資226萬元購置農機561臺,2012年投資642萬元購置農機1135臺,2013年投資917萬元購置農機869臺,2014年計劃投資1136萬元,2015年計劃投資1150萬。機械購置一年前進一大步,步步鏗鏘有力。隨著各種機械的逐步到位,目前,機械化播種剪葉、機械化深耕起壟得到了全面普及,機械化施肥達到了65%,機械化蓋膜達到了85%,機械化中耕達到了52%,機械化移栽達到了15%,植保專業化服務達到70%以上。煙草機械化發展速度明顯加快,裝配水平顯著提高。
大面積推廣,減工降本見成效
作為全省最早確定的全程機械化作業試點,經過兩年試驗,澠池縣果園鄉無論在農機服務管理還是提高農機利用效率方面都積累了足以推廣全市的寶貴經驗。按照“邊試點、邊推廣”的思路,一方面鞏固提升澠池果園全程機械化試點,一方面推進盧氏杜關、靈寶五畝2個全程機械化試點,全市試點面積達到4.5萬畝。圍繞服務方式、管理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健全了以“煙草部門+農機供應商”為主的農機推廣體系,以“合作社+專業隊”為主的農機服務管護體系,逐步形成了“公司主導、企業主力、合作社主體”的綜合管理服務模式,實現了煙草公司、農機生產企業、合作社和種煙農戶的多方共贏。
正如大農業機械化推進效果那樣,煙葉生產中機械化的引進,也引發了煙葉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大幅度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土地產出率,實現了三個“解放”,即把煙農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一家人靠土地吃飯的局面;把煙葉種植從傳統的生產方式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靠人力畜力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產方式;把煙農從高強度的勞作中解放出來,徹底改變了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全程機械化試點畝均用工減少11個左右。三門峽市機械化作業“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作用正逐步顯現。2015年8月18日,河南省全程機械化采收烘烤環節現場培訓會在三門峽盧氏召開。
以問題導向,全面實現機械化
雖說三門峽在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是從全程機械化到全面機械化還任重道遠。目前,峽市煙葉人清醒認識到:阻礙煙葉生產發展的瓶頸已從幾年前的生產方式落后演變為農機化發展需求迫切與有效供給不足之間的矛盾。有效供給不足主要表現在市場上現有的移栽、拔桿等部分類型機械在三門峽的適應性還不盡如人意,一些功能多樣、操作復雜的機械農機操作手數量有限,作為農機管理主體的合作社在農機服務方面還不盡完善。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三門峽市公司明確了下一步要以解決農機在三門峽煙區的適應性為導向加大與農機研發制造企業的縱深合作;以農機操作手數量不足為導向積極吸收、系統培養一批有一定文化素質、有技能、會經營、能操作使用現代農機裝備的農機產業大軍;以農機服務制度不完善為導向加大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機作業、維修、租賃等社會化服務,培育壯大農機專業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農機經營主體。
洞察了農機發展進程中的突出矛盾,找準了解決矛盾的對應方法,隨著全市7個國家級基地單元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4+3”七個核心示范區發展藍圖的一一劃定,11個合作社運營機制的日漸成熟,三門峽市今后的機械化發展道路日漸清晰。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借著國家大力發展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的大背景,行業堅定走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大方向,三門峽市兩年的全程機械化發展經驗,以及峽市煙葉人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的態度,相信三門峽市煙葉生產全面機械化的實現指日可待!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