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站工作人員在向煙農薛新治(右)講解《煙農誠信告知書》
煙草在線專稿 “今年風調雨順,煙葉長勢好,煙站服務好,等級收的好,我們都想多賣,我還是星級誠信戶呢!”。
11月3日上午,在河南澠池縣篤忠煙站,筆者見到種煙大戶薛新治面對自己的今年的煙葉豐收“成果”喜笑顏開,連連叫“好”。
今年48歲的薛新治是澠池縣天池鎮芮溝村農民,去年種植煙葉120畝,由于遭受冰雹災害減產,總共才賣了30多萬,刨去生產資料和雇用人力成本,凈收入才不到7萬;今年種植150畝,銷售煙款70萬元,光收入凈收益就達到40萬余元,遠超過去年的毛收入。
“這得感謝咱煙草公司為我建立誠信檔案,使我今年多簽訂30畝煙葉種植收購合同!”。
澠池縣地處于豫西山區,今年全縣簽訂煙葉種植合同面積3.2萬畝。涉及11個鄉鎮, 115個村、359個組、2206戶煙農,產前投入資金1496萬元,開展全程機械化試點,加強大田及采烤環節關鍵技術指導和過程管控,煙葉質量不斷提高。
但是,經濟新常態下澠池煙葉收購工作也面臨許多新情況。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當地農村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入非農領域務工,農業勞動兼業化、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象薛新治這樣的職業煙農逐步成為煙葉生產的主體。
培育職業煙農涉及面廣,工作量大,需要在思想觀念、技術支撐、扶持政策、管理機制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激活煙區人才動力。如何培育‘鎖定’一批忠實的職業煙農、實現企業持續性良性發展考驗著澠池煙草部門領導班子的智慧和能力。因此,澠池縣煙草局集思廣益,創新管理舉措,煙農誠信體系建設被提上議事日程。
“澠池煙葉種植點多、線長,面廣,煙葉收購時間緊任務重,我們提出全力搞好煙農誠信體系建設,以此作為培育職業煙農的突破口,規范收購秩序,防止煙葉無序流動,做到應收盡收,讓煙農想賣煙賣好煙!這對于鞏固‘鐵桿’煙農,保持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大有裨益!”澠池縣煙草局負責人張宏超介紹說。
去年該縣煙葉收購6.98萬擔,今年任務9.5萬擔,無論是投放收購資金、實現煙葉特產稅和提高上等煙比例力度空前。在推進職業煙農誠信體系建設上,該縣以煙葉收購工作為契機,突出合同管理主題,圍繞合同履約做“文章”,對合同執行情況實施“三嚴”監督。
合同執行管理“嚴”。建立煙農誠信檔案,實行合同預警機制,對煙農無合同或者超合同售煙的,一律不得收購,并列入誠信檔案;對執行合同不認真,內外勾結,無合同、超合同收購的煙站,立即停磅整頓,嚴肅處理。
合同約束功能“嚴”。突出誠信體系考核重點,對合同履約能力進行嚴格把關。對需要調整合同數量的煙農,嚴格按政策、按流程調整,嚴禁煙站、煙農私自調整;自覺遵守合同管理規定,對空占合同、倒買倒賣及從中謀利的非法行為嚴懲不貸。
合同考核機制“嚴”。對于按時間節點100%完成交售任務、種植品種優良、煙葉挑揀純度高、遵循預約輪流交售時間,煙葉無外流切實維護市場秩序的煙農,2016年給予政策上的優先、優惠;對于合同履約率達不到80%以上的煙農,2016年簽訂合同按比例下調,扶持費按比例兌現;對于擾亂正常收購秩序,合同履約率高于80%的煙農,消減明年合同的50%,上搭下補貼按核算的50%兌現;合同履約率低于80%的,取消2016年種煙資格和各項扶持政策。
“‘三嚴’其實是一種雙向約束,對我們煙草部門今后為煙農的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做好互信互通,搞好全方位服務,培育好我們的煙農隊伍!”澠池煙草局副經理李致新在由全縣各鄉鎮煙站長參加職業煙農誠信建設會上強調。
澠池煙草局積極推進職業煙農誠信體系建設,取得了企業、工業客戶和煙農三方共贏的滿意效果,為探索新經濟形勢下構建和諧新型農商關系邁出了可喜的一步。截止11月2日,澠池縣局共組織收購煙葉7.93萬擔,投入資金9300萬元,完成收購計劃任務高達95.54%。
“明年我計劃擴大種植面積到260畝,目前我正按照程序向煙站逐級申報新指標,像我這樣的合同履約率高的誠信大戶,政策上肯定會優先考慮扶持!”展望來年,煙農薛新治裂開嘴笑的很開心。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