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摘要:當地烤煙在采烤中存在采收不當、編竿不分類、裝炕不規范、烘烤操作不當的問題,采取成熟采收、分類編竿、合理裝炕、科學烘烤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烤煙;采烤;存在問題;應對措施
烤煙是當地財政增收,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由于在采收、烘烤過程中存在的操作失誤,每年因采烤不當造成的損失達20%左右,給煙農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加強采烤管理、提高采收烘烤質量、減少烤壞煙的產生,對煙農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1 問題及原因
當地煙區出現得較多的烤壞煙主要有烤青、掛灰、烤糟等。而且往往在同一間烤房內烤青、掛灰、烤糟同時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是煙農在采收、編竿、裝炕過程中操作不當,烘烤調制失誤造成的。
1.1采收不當
采收的煙葉成熟度不一致,成熟度掌握不準。具體表現為下部葉采收過熟,田間煙葉主脈已全部變白,葉片下垂,葉片變黃明顯才采收;上部葉采生,田間煙葉主脈開始變白,葉尖葉緣變黃,葉片變黃不明顯,只表現出部分成熟特征就采收。而且頂葉分兩次采收,每次采2-3片.致使烤后煙葉下部葉烤糟嚴重,上部葉烤青掛灰突出。
1.2編竿不分類
編竿時未進行鮮煙分類,分類編竿。很多煙農怕麻煩,圖省事,隨手拿煙編竿。不分成熟度,不分葉片大小,不分部位,導致編竿后的煙葉成熟度不一致,重量不一致,稀密不一致。裝炕時也無法有針對性地進行配炕處理,給烘烤埋下隱患。
1.3裝炕不規范
很多煙農裝炕前沒有準確計算出鮮煙葉的竿數,沒有對每層裝煙竿數做出規劃,對烤房溫濕度分布規律不清楚,裝炕的隨意性較大。沒有做到根據烤房氣流運動方向科學裝炕,成熟度高的裝在高溫層,成熟度低的裝到低溫層。由于提前沒有做好規劃,導致存在裝炕不滿、裝炕稀密不均勻,觀察窗前裝煙沒有代表性等現象,給下一步的烘烤工作帶來了難度。
1.4烘烤操作不當
當地煙區種煙歷史較長,很多煙農家庭種煙年限超過30年。過去采用的是老式的小烤房烘烤,隨著近年來現代煙草農業建設速度的加快,新型密集型烤房修建數量越來越多,但相應烘烤工藝技術的推廣及指導培訓不到位。很多煙農憑經驗用老式烤房的烘烤方法來對密集型烤房進行烘烤,對不同部位、不同含水量的煙葉烘烤應變能力差,不論什么煙都是一種烤法。基本采用低溫悶炕變黃、煙葉變黃后快速升溫定色的落后烘烤工藝。具體操作是:煙葉裝炕后間歇性的燒火,保持炕溫在35℃左右,讓煙葉在炕內用3-4天的時間變黃至7-8成,然后以較快的速度升溫至40-42℃,使煙葉快速完成變黃(期間排濕量少,煙葉變黃但不變軟,失水不夠),再快速升溫排濕定色。在45-48℃基本沒有停留穩溫延長時間,造成煙葉水分大量集中排除,烤房排濕壓力增大,排濕不暢,產生大量的蒸片、糟片、掛灰煙葉出現。同時由于升溫過急,產生出較多的烤青煙。尤其以烘烤下二棚煙葉及上部煙葉表現最為明顯,造成的損失最大。
2應對措施
針對以上情況,必須加強對煙農從采到烤各環節的指導及培訓工作。技術人員要深入田間地塊、煙農家中,及時給他們提供技術服務,引導煙農熟練掌握采收、編竿、烘烤操作各環節的技術要領,明白規范操作對減少烤壞煙、增加收入的作用。自覺學習掌握先進適用的烘烤技術。不斷積累經驗,達到提高煙葉質量,增加收入的目的。
2.1成熟采收
煙葉采收前做好對煙農的成熟采收技術培訓,使煙農充分掌握不同部位煙葉的成熟采收標準。采收開始后必須深入煙田,及時為煙農提供技術服務,搞好采收指導。下部葉在打頂后15天左右,主脈大部分變白,葉片褪綠就采收;下部葉采烤結束后停炕5天左右,讓中部煙葉主脈全變白,葉片下垂,葉色以黃為主,黃中帶綠再進行采收;上部葉等田間煙葉主支脈全部變白發亮,葉片黃色明顯,有黃白色成熟斑時再采收;上二棚采烤后停炕7天左右,等頂葉4-6片充分成熟后一次性采收。統一采收人員眼光及采收標準,針對特殊氣候條件下形成的煙葉靈活采收,避免采青或過熟,減少煙葉因成熟度問題產生的烤壞煙損失。
表1各部位成熟煙葉的采收標準
2.2分類編竿
進入煙農家中指導煙農做好編煙工作。編竿前先進行鮮煙分類,再分類編竿。按成熟度高低分為過熟、成熟、欠熟三類。分類后的煙葉成熟度、葉片大小基本一致。編竿時葉片要做到背靠背,稀密適中,竿與竿之間重量差異不能過大,有條件的煙農最好是計重編竿,使每竿煙葉的重量基本一致。編竿后的煙葉做到同竿同質,編竿結束后要進行竿數統計,做好裝炕規劃,做到心中有數。
2.3合理裝炕
指導煙農按事先規劃好的裝煙方案,氣流上升式烤房先將欠熟的煙葉裝在烤房的頂層,成熟的煙葉裝在中層,過熟的煙葉裝在底層。對氣流下降式烤房則相反裝炕。觀察窗前裝有代表性的煙葉,方便烘烤時能掌握全炕煙葉的變化情況。裝煙時要根據烤房類型及溫度分布規律做到高溫層裝密,低溫層裝稀,以利烘烤時減小烤房內的垂直溫差,促進煙葉變黃一致。
2.4科學烘烤
深入烘烤現場,跟蹤指導煙農靈活運用三段式烘烤工藝,教會一人,帶動一片,影響一方。
(1)煙葉裝炕后先開風機高速運轉2-4h,使煙葉適應烤房環境,再點火升溫。以1℃/h的升溫速度將干球溫度升到35-36℃,濕球溫度34-35℃,穩溫6-8h,使高溫層煙葉葉尖變黃8-10cm。再以1℃/h的升溫速度將干球溫度升到38℃,濕球溫度35-36℃,穩溫24-36h,使中棚煙葉變黃7-8成,葉片發軟(注意:穩溫時間只作參考,主要是變黃及失水程度要達到要求)。再以1℃/h的升溫速度將干球溫度提高到40-42℃,濕球溫度36-37℃,穩溫12-16h,使中棚煙葉變化達到黃片青筋,主脈發軟,高溫層葉尖有勾卷現象。可根據煙葉變化情況靈活掌握穩溫點及穩溫時間。整個變黃過程風機低速運轉。
(2)定色期要緩慢升溫,穩步排濕。以0.5℃/h的升溫速度提高干球溫度到45-49℃(下部葉45-46℃,中部葉46-47℃,上部葉48-49℃),保持濕球溫度37-38℃,穩溫延長時間24-36h,使90%左右煙葉變黃程度達到黃片白筋。此階段穩溫延長時間能夠使煙葉排除大量水份,使黃煙不變壞,青煙能變黃,實現黃煙等青煙。防止烤青、掛灰、蒸片等烤壞煙葉的出現。主脈變黃后以0.5℃/h的升溫速度將干球溫度提高至54℃,保持濕球溫度38-39℃。穩溫14-18h,使整炕煙葉葉片全部干燥。到54℃時,即使煙葉已經全部干燥,也要充分延長時間,促進香氣物質的積累,降低葉片正反面的色差,提高煙葉質量。42-55℃保持風機高速運轉。
(3)以1℃/h的升溫速度將干球溫度升至68℃,濕球溫度保持在42℃,穩溫20小時左右,直至全房煙葉主脈全部烤干。55℃以后風機變為低速運轉一直到烘烤結束。
(4)整個烘烤操作過程燒火要穩,切忌溫度猛升猛降,防止產生煙葉掛灰、蒸片及洇筋洇片等烤壞煙出現。對含水量大的煙葉變黃期要拉大干濕差,先拿水后拿色。含水量少的煙葉要保濕變黃,先拿色后拿水,低溫慢烤。總之,煙葉變黃期結束,一定要保證煙葉又黃又軟,達到變黃和失水協調。定色期緩升溫漸排濕,50℃以前煙葉變化程度必須達到黃片白筋葉片半干,防止產生烤壞煙。
表2三段五步式五步五對應烘烤工藝關鍵技術指標
注:穩溫時間只作參考,具體操作以煙葉變化為準,50℃以前以高溫層為主,以后以低溫層為主,兼顧全房。
3 取得的成效
最近幾年來,通過對煙農的宣傳培訓和引導,煙農逐漸扭轉了老觀念,接受了新技術。采收、編竿、裝炕逐漸走上了規范化,三段五步式烘烤工藝的運用更加深入人心,在提高煙葉質量,減少烤壞煙的產生,增加效益方面成效顯著。在對當地煙農的走訪中,煙農反映2013年以前用傳統的模式采烤下二棚煙葉,產生的烤壞煙葉達20-30%。通過規范化的采烤操作,運用三段五步式烘烤工藝進行烘烤,現在下二棚煙葉因烘烤產生的烤壞煙比以前減少了15-20%。效益增加明顯,煙農普遍歡迎。
4 小結
煙葉的采烤是影響煙葉質量的關鍵技術之一,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改變過去重烤房建設輕采烤管理的工作方式,改變認為煙農種煙歷史長,采烤技術高的思想認識。要加強對煙農的采收、烘烤技術培訓和指導,為當地煙區煙葉質量的提高以及在卷煙原料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周義和,典瑞麗.煙葉調制工(三至五級)[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02-198.
[2]宮長榮.烤煙調制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12-209.
[3]崔國民.烤煙密集型自動化烤房及烘烤工藝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420-515.
[4]江凱.烤煙密集烘烤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彭文勇1. 四川省涼山州煙草公司會東分公司,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615202 余鳳菊2.云南省煙草公司昆明市公司嵩明分公司,云南省嵩明縣651700;)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