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大河網報道 11月2日,在河南許昌襄城縣王洛煙葉工作站,2015年的煙葉收購已近尾聲,圖為分級員在進行散煙分級。
向適度規模要效益戶均種煙收入翻一番
“俺種了57畝煙,賺了十來萬塊錢,2016年再多流轉些土地,種上200畝煙!”11月2日,曾獲得“河南省勞動模范”、“許昌市種煙能手”等榮譽的襄城縣汾陳鄉楊莊村煙農馬村民說起2015年種煙的收益,一臉的興奮。馬村民1988年高中畢業后就開始種煙,他告訴記者,靠著多年種煙的收入,他已經為兒子在許昌市區購置了一套新房,準備讓兒子在城里安個家,盡管兒子目前尚在重慶一所軍校讀大三。
與馬村民一樣通過種煙致富的襄城縣王洛鎮松鋒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趙松鋒,別看他才36歲,從2009年開始種煙至今,種煙規模已擴大到300畝,2015年每畝凈收入1000多元,合作社在煙草部門的扶持下,2012年建了20座普通密集烤房,2015年準備再建熱泵密集烤房30座,建成后可為周圍1000多畝煙田提供烘烤服務。
據許昌市煙草公司副經理常建偉介紹,“十二五”期間,許昌市煙葉工作在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發展,煙葉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煙農收益明顯增加。
“十二五”以來,許昌市種煙戶數由7691戶減少到4167戶,降幅達45.82%。戶數雖然減少了,但規模和效益上去了。從2011年到2015年,許昌市戶均種煙面積由16.64畝增加到30畝,增幅達80.29%;戶均種煙收入由2011年的3.4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7.14萬元,增幅達110%;煙葉收購均價從2011年的19.12元/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25.21元/公斤,提高了32%;畝產值由2011年的2041元增加到2014年的3341元,增加了1300元,增幅達63%。
2015年,許昌市煙草公司按照“穩定面積、堅守紅線,優化政策、夯實基礎,集成技術、提升水平”的要求,落實種煙縣(市)4個、種煙鄉(鎮)34個、種煙村389個,種煙面積12.5萬畝,合同訂購量38.6萬擔,煙農4167戶,其中100畝以上家庭農場377個、面積4.26萬畝,占總戶數的9%、總面積的34%;20~100畝的種煙大戶有1764戶、面積6.36萬畝,占總戶數的42%、總面積的51%,20畝以下的種煙戶2364戶、面積2.51萬畝、占總戶數的49%、占總面積的15%。
向技術管理要效益探索“互聯網+”新模式
“濃郁沉溢、芳馥醇厚、焦甜舒適、留香綿長”是許昌“百年濃香”煙葉品牌獨有的特色。1913年,許昌試種烤煙成功,開啟河南濃香型煙葉百年歷程;57年前的8月7日,毛澤東主席視察許昌煙田,盛贊“你們這里成了煙葉王國了!”2013年,“百年濃香”河南濃香型煙葉品牌研討會在許昌市舉行,展示了“百年濃香”煙葉品牌的新形象。
當下,全國煙葉市場已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煙葉生產進入穩控規模、提質增效的新常態。在這樣的境況下,要保持許昌煙葉“百年濃香”的市場優勢,就必須在強化質量意識,改進質量管理,打牢質量基礎上有更大作為。
“十二五”以來,許昌市煙草公司嚴把濃香型煙葉生產關鍵技術關,逐步健全煙葉技術創新體系,市、縣煙草公司分別成立了技術中心和技術推廣站,組建了煙草科技研發和推廣隊伍;優化了種植布局,豫煙系列濃香型特色新品種推廣面積逐年增加,2015年達到1.75萬畝;圍繞彰顯濃香質量特色,落實各項煙葉生產關鍵技術,集約化育苗率達100%、測土平衡配方施肥率達100%、地膜覆蓋率達83%,并推廣節水灌溉3萬畝,實現蚜繭蜂生物防治面積10萬畝,推廣熱泵密集烤房248座。
下一步,許昌市煙草公司還將探索“互聯網+”服務管理新模式。目前已投資140萬元,建立了許昌煙葉農商信息協同及服務管理系統,從育苗到合同到烘烤到收購,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全面監控,從合同履行、生產水平、技術執行、煙葉交售質量等方面對煙農建立誠信考評體系,淘汰不誠信煙農;通過健全工作制度、管理規范和評價體系,細化崗位標準、過程控制和績效評估,實現技術推廣、技術指導、生產管理信息化,對煙技員實施動態考評管理。
談及“十三五”期間的煙葉生產和經營,許昌市煙草公司經理黃銀甫說:“在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勞動力不斷轉移的新形勢下,搞好煙葉生產要厘清‘三個責任’,切實解決‘哪里種煙、誰來種煙、怎樣種煙’的問題,這既是從生產關系角度對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思考,也是事關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的重大課題。”在下一個五年,許昌市煙草公司將堅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方向,緊緊圍繞“規模種植、集約經營、特色彰顯、質量過硬”目標,通過進一步優化布局穩定規模,推進適度規模種植,加大土地流轉,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專業化服務水平,培育職業化煙農等措施,夯實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基礎,使許昌煙葉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彰顯,讓“百年濃香”煙葉品牌叫得更響亮。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